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朱海滔:干部“走读”风必须狠刹
//m.auribault.com2014-04-10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百色市乐业县成立联合暗访组,“临检”逮住48名“走读”干部;崇左市宁明县召开紧急视频会,“夜查”基层干部“在岗”情况;南宁市隆安县“晒”出干部上下班、值班等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今年3月以来,广西出重拳、下猛药,各地掀起作风整顿风暴,狠刹干部“走读”风。(4月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由于下派挂职干部数量增多、干部易地交流频繁以及现代交通和通讯发展等原因,“走读干部”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有增多趋势。

    对于“走读干部”们来说,连最基本的工作纪律都不能遵守,哪来心思抓工作落实?基层群众想办事还必须赶个大早,去晚了就是白跑。真正有困难时,也难得找到干部。这样的“走读干部” 脱离群众,不仅“走”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走”差了干部形象,“走”疏了干群关系。这种不良风气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必须从“走读”变成“住读”,这有利于干部深入群众,为民多办实事,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当然,从“走读”变为“住读”并不意味着干部的作风完全和彻底转变。如果“住读”仅仅是为了应付上面的要求,走走形式,“住读”的干部们晚上依旧无所事事,对群众的紧迫事、头疼事、烦心事照旧不闻不问、推脱敷衍。那么,这种“住读”又有何意义?

    狠刹“走读”风,把干部留在基层,目的是为了便于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他们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住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在解决“住读”问题时,既要重视解决让干部们“住”下来的问题,更要着重解决他们“住”后干什么的问题。要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实实在在地了解群众意愿,沉下身子尽心竭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身心地当好为民造福、帮民解难的贴心人。只有这样,“住读”才会有实效,才能真正达到密切干群关系,改进工作作风的目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