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领政策红包,期盼不再“填表格拨算盘”
兰海燕
//m.auribault.com 2017-03-1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随即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在此前一天,李克强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说,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不能让他们整天疲于填表格、拨算盘。”

  知识分子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一系列科技改革措施相继出台。要撸袖子,先解扣子。如何让政策红包直达科技人员手中,去除“填表格、拨算盘”等“杂事琐事”,让他们安心研究、真正拥有获得感?尚需重视政策的统筹协调、系统配套,重点解决好“最后一公里”。

  去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主要针对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的问题,突出了推动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强调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权,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技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并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应该说,这项改革抓住了关键和难点,涉了深水、动了真格。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却“路径依赖”,仍习惯于对科研的“管理”,对服务重视不够,政策无配套,工作患得患失。比如尽管提高了科研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但由于职务成果属性未变,管理部门一味强调规避风险,仍对成果“宁可放旧,也不放手”。而诸如对股权奖励和岗位分红激励中的限制性规定,也使激励产生了延迟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科研人员不得不一边从事研发,一边拨打算盘,一边填写申请表格。

  3月3日,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启动,首批三位院士带着项目“入驻”基地。此前,院士们在高校做研究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是:校园内实验室面积小,难以承担大型工程类实验,因而无法彻底完成成果转化。

  除了高校研究条件对成果的限制,由于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脱节,高校也往往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使科研人员不得不为如何转化大费周章。此时,如果由政府部门构建类似上述基地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甚至进行订单式研发,将为不熟谙市场、法律的科研人员除去多少烦忧,又何需茫然地“下海游泳”?

  同样是3月3日,一条消息格外抢眼:没经过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考试,也不曾评过初级、中级职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焊工李万君就拿到了教授资格证书,成为吉林省首位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他牵头的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完成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4项获得国家专利。

  用业绩说话,这种崭新的评价方式,其背后反映的是人才观的深刻变革。无疑,李万君是幸运的,但与其相对照的是,更多的科研人员必须一边从事研发,一边去考虑拿“硬条件”。有代表委员指出,当前科研工作者的压力越来越大,科研成就和学术评价、经济利益的关系错综复杂,少数人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环节“走捷径”,频频造假形成“劣币驱除良币”效应。

  应当看到,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探讨更加科学的人才、成果评价机制,出台对外语等“硬条件”放宽的政策,但一些地方却没有时不我待地配套修好“最后一公里”,使得科研人员依然在“杂事琐事”之路上泥泞而行。

  激发人才优势、释放创新红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逐步完善人才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当前尤其需要政策配套和系统推进,以此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