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是谁消蚀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
兰海燕
//m.auribault.com 2017-01-2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近日启动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上,大赛科学顾问、中科院院士周忠和说,自己去一些学校作科普报告,孩子们提问总是不积极,“好奇心不足,是个大问题”。(见1月16日《科技日报》)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24.5%的均值。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色彩斑斓的季节,而对世界与人类未来的科学探索,又无疑是最为有趣的部分。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学生出现“好奇心不足”?又是什么使得愿意从事科学的学生比例远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均值?

  周忠和院士对此的解释很形象,“学生们太辛苦了,让他们打着瞌睡去接受科普,效果会大打折扣。”

  那么,他们又为何如此辛苦?在上海刚刚召开的两会上,有代表委员细数家长们的焦虑:上午刚端起一杯咖啡,手机响起,微信朋友圈晒出某家娃的奥数比赛奖状;中午刚拿起汉堡,班级妈妈群里有人推荐寒假兴趣班;在健身房刚要运动,旁边两位妈妈开始交流带娃面试的经历……这让家长们在焦急中,也不得不带娃投入到“对分数的比拼”中。

  有报道称,在中小学,科学课程由于是“副科”常常被“主科”挤占,“而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不考试就不被重视”。很多科学课只是知识的拼盘,而没有着力于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科学思想,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家长的焦虑传导给学生的,是拼“有用的分数”;学校“不考试就不重视”,同样是为了省出时间,提高学生“有用的分数”。在分数的指挥棒下,科学的翅膀被急功近利给折断了。

  如果仅仅把夺走科学梦想的原因归于家长和学校,显然有失公允。人们的职业选择会受到个人兴趣、价值引导和社会职业评价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人尽管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向往,但可能会因为现实的原因而放弃本心,比如,以名利为标准,学经济做金融办企业可能比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来得更实惠、更“有用”。从事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长期坐冷板凳、非常辛苦又收入不高的一群人。这无疑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科学的队伍。

  笔者曾多次听到介绍,我国的科研水平推进到哪个层面,国外对我们的高科技合作与限制就放开到哪个层面。也就是说,靠购买拿来高科技,是不现实的。而要改变这一切,从长远看,还有赖于更多的年轻人心怀科学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而不是让他们在瞌睡中,弄丢了科学的梦想。

  对社会而言,人们也大可不必指责“金钱梦胜过科学梦”,而要思考,我们到底给了科学从业者哪些尊敬,让他们的职业有了多少体面?趋利是人之常情,社会需要对奉献科学事业的群体进行精神褒扬,也需要进行制度的设计与安排。既要靠政府之手,推动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者得到相应的报酬,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让有成就的科技人员获益,也要靠市场之手,让不同行业的创造者共享发展成果,共筑劳动梦想。

  激发而不是消蚀每个孩子的本真,让其自由地在绿野上生长,或长成科学家,或长成企业家,抑或长成艺术家、当上快递小哥。人们希望,顶层的设计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让每个人都在付出中有职业的尊严与获得感。如此,才会有更多的孩子在内心的驱使下,去追逐对自然和人类未来进行科学探索的乐趣。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