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开放的学校操场要让公众用得起
张立美
//m.auribault.com 2016-11-0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上海理工大学近日贴出告示规定,原先免费对外开放的田径场要开始收费了。收费采用充值卡模式,每张卡110元,进入操场10分钟以上,就要按照每小时15元的标准收费。此项举措引起很多家住附近锻炼者的不满。(11月1日《澎湃新闻网》)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体育运动和健身锻炼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少小区里仅有的几个健身器材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而健身房的收费又太高,普通居民玩不起,于是齐备的大学体育设施运动场地就成了周边居民运动最合适的选择。

  本来大学操场一直免费对社会开放,现在突然实行有偿收费,市民去大学校园跑步要掏钱,这让用惯免费操场的人不太能接受。大学操场对社会开放,就是要体现大学体育设施的公共属性,初衷是让市民可以免费、廉价地用上公共体育设施。每小时15元的收费标准不比市场上的健身房低,很多市民“跑不起”,实质上就是以高门槛挡住市民进入大学校园使用体育设施。

  当然,大学体育设施特别是室内体育器材对市民开放之后,确实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存在适当的维护成本,向市民收取部分费用,用于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保养和维护,这本身并无不可。但是收费标准一定要合理,收取的费用只能用于体育器材的维护。而且学生与市民一起使用大学体育设施,维护成本不能全部由市民承担。

  从这个角度说,15元的收费标准是不是过高,有没有超出维护成本,需要科学地核算。

  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中,规定“国家鼓励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鼓励大中小学操场都将向社会开放。但是,如何开放、什么时间开放、对市民开放要不要收费、收费标准如何确立等,并没有细化的方案和规定。换句话说,在实践操作中,大中小学如果自己自行自由地定价,或者实行高收费对外开放,就可能出现市民用不起的现象,有悖于开放的初衷。

  可见,要顺利推动大中小学公共体育设施对市民开放,除了有法律依据之外,还需要细化配套规定,使之在实践中容易操作。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