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选举 一次冲击-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随笔

一场选举 一次冲击

工人日报—中工网 毕振山
2018-10-17 07:23:1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德国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初步计票结果于当地时间10月15日揭晓。在该州长期执政的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虽然仍是第一大党,但失去议会多数地位,需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有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对基社盟还是对默克尔领导的联邦政府来说,此次选举无疑都是一次冲击。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基社盟得票率为37.4%,尽管位居第一,但比上届选举减少超过10个百分点。绿党得票率为17.9%,位居次席,比上届选举增加了大约10个百分点。社民党得票率仅为9.7%,创下这一老牌政党在州级议会选举历史上最差成绩。

  巴伐利亚州本是基社盟的传统票仓,该党自1966年以来基本每次议会选举都能获得超过半数议席从而单独组阁,此前只有在2008年选举中因得票未过半而与其他政党联合组阁。因此对于基社盟来说,此次选举可谓虽胜犹败。来自基社盟的州长马库斯·泽德表示,将“怀着羞耻感”从此次选举中“吸取教训”。泽德和基社盟主席兼联邦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均有意寻求与自由选民党组建联合政府。

  在分析人士看来,基社盟的低得票率其实并不意外。选举投票前的多项民调就显示,基社盟的得票率在35%左右。其中一项调查还显示,巴伐利亚州52%的选民对本届州政府的工作不满,70%的受访者对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的工作不满,对默克尔工作不满的选民也达到了56%。

  巴伐利亚州位居德国东南部,是外部移民进入德国的主要门户。在大量难民涌入的情况下,持反移民立场的德国选择党势力在该州迅速壮大。泽霍费尔领导的基社盟为与德国选择党争夺选票,近来在移民政策上有意“向右转”,甚至不惜与默克尔闹翻。然而此次选举结果表明,基社盟不仅未能阻止德国选择党首次进入巴州议会,还使不少原有支持者的选票流向对移民持开放政策的绿党。过于关注移民政策也使基社盟忽视了房租上涨等民生问题,没能对选民关心的议题给出回应。

  在联邦层面,基社盟与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组成联盟党,与社民党共同执政。如今基社盟在巴伐利亚州受挫,社民党得票率创新低,默克尔领导的联合政府势必受到冲击。有德国媒体指出,默克尔与泽霍费尔之间的内斗是导致基社盟低得票率的原因之一。在选举结束后,有基社盟成员指责默克尔应该对选举结果负责,社民党秘书长拉尔斯·克林拜尔也认为,执政联盟在联邦层面持续“内讧”是社民党“惨败”根源。

  10月28日德国黑森州将举行议会选举,有民调显示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得票率将大跌。今年12月,基民盟还将举行党代会选举党主席。尽管默克尔此前表示不会中途卸任,但如果她不能及时平息政府内斗、调整相关政策,能否完成本届任期恐怕并不好说。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风雨悬停彰显英雄本色

    前不久,一艘塞拉利昂货船在汕头海门湾附近发生主发动机故障,在台风“山竹”的影响下,受到风浪冲击恶劣的天气条件、有限的救援时间、复杂的现实情况……

  • 【见证40年】“我喜欢出发”——访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

    从1978年考上大学到2017年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林鸣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整整40年的沧桑巨变。在这40年间,从科员到总工程师,他的头衔随着工作的调整不断地变化。这背后对应着一个个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折射出我国桥隧建设发展的轨迹。

  • 见证人·第十期|李谷一:春晚常青树 歌声飘过40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 厚积薄发迎来公路蝶变

    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交通运输事业,到2009年退休;从陕西省交通厅计划处副处长,到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全身心投入公路建设,到深度参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