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随笔-正文
东南亚反恐面临新难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 毕振山
//m.auribault.com 2018-05-1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5月13日至16日,印度尼西亚在4天之内遭遇4起袭击,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袭击者来自印尼本土极端组织,同时受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影响。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东南亚极端组织呈现出本土化、跨国化等特点,东南亚国家要有效反恐,不仅需要在国内采取升级反恐法等措施,还要切实加强地区合作。

  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市13日和14日接连发生三起爆炸袭击,袭击者来自三个家庭,均属于本土极端组织“神权游击队”,该组织曾宣誓效忠“伊斯兰国”。16日,印尼廖内省警察总部又遭遇自杀式袭击,一名警察死亡,4名袭击者被打死。据外媒统计,自2002年至今,印尼已遭遇近十起恐怖袭击,其中包括2016年1月“伊斯兰国”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制造的袭击。

  印尼频遭恐袭凸显出东南亚反恐形势的严峻性。2017年,菲律宾政府曾在菲南部马拉维市与效忠“伊斯兰国”的“穆特组织”和阿布沙耶夫武装进行了5个月的激战。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也曾挫败多起未遂恐袭。有分析指出,“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被铲除殆尽后,大批极端分子回流到东南亚,成为当地的安全隐患。据美国媒体报道,回流到印尼的极端分子大约有1100名。

  在分析人士看来,东南亚地区民族宗教关系复杂且海岛众多,成为极端分子回流和渗透的重点地区之一。目前该地区的极端组织主要呈现出跨国化和本土化两个特点。一方面,从中东回流的极端分子可能来自欧洲、北非和中亚等多个地区,他们带回了在“伊斯兰国”学到的袭击和宣传手段,增加了预防和挫败恐袭的难度。另一方面,东南亚本土极端组织较多,它们为了扩大影响宣誓效忠“伊斯兰国”,使反恐形势更加复杂。据统计,目前已知有多达30个印尼团体宣布效忠“伊斯兰国”,其中一些曾是当地的分离组织。

  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增强反恐能力首先意味着在国内采取更严格的应对措施,包括法律和安保等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旅游业比较发达,反恐措施往往不太严格。以印尼为例,现行反恐法不允许警方先发制人。此次连环袭击发生后,印尼总统佐科敦促国会尽快通过新反恐法。根据这项更严格的法律,警方可以未经审讯就拘留嫌犯6个月,对于在国外加入极端组织的嫌疑人也可以进行长期监禁。

  而要从整体上保证地区安全,东南亚国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地区层面上构建反恐机制。此前,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国已经启动了联合海上巡逻和空中巡逻,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也启动了“我们的眼”情报合作机制,以共享极端分子信息。不过鉴于各国反恐的轻重缓急不尽相同,且大多数国家武器装备落后,当前的合作水平仍然较低,需要采取更多实质性措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