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当地政府部门一开始能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给违规项目开“绿灯”,何来日后的“尾大不掉”?如果有关部门在问题萌芽时就对其采取严厉措施,而不是纵容和“呵护”,哪有后来的种种“无奈”?如果一些官员摒弃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理念,约束所谓的“政绩”冲动,重视公众的举报,“怪胎”哪来的生存空间?如果一些银行不给违规项目贷款,又怎么会有呆坏账之忧?
据《工人日报》2月27日报道,近日,甘肃兰鑫钢铁有限公司因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遭省政府严厉通报,14名当地官员被问责。这家企业在国家“去产能”的政策背景下,无备案、无环评、无产能置换等手续,却“顶风作案”,虽然屡屡进入国家环保、工信、安监等部门的“黑名单”,但却在当地屡上“红榜”。目前,甘肃已将兰鑫钢铁作为警示教育的典型,反思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的严重后果,确保落后产能淘汰出清、“僵尸企业”应退尽退,坚决防止出现类似弄虚作假行为。
一个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被列入化解过剩产能的行业,一家屡被国家有关部门警告、通报和责令查封的企业,却在“黑榜”“红榜”加身的蹊跷中“野蛮生长”长达数年,这个怪胎的生存轨迹暗含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值得拷问。
悉数这家企业的前世今生,其“野蛮生长”的背后闪烁着一些近乎荒诞的怪现象。如果说项目上马与国家要求禁止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新增钢铁产能和项目“同步前行”,生产时置国家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于不顾,在各方质疑下“顶风作案”,屡遭举报、通报、责令停产后“不收手”,这些已经令人瞠目的话,那么当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纳入“黑名单”,当地政府却让其屡上“红榜”,就更加令人困惑和不解了。限电不能让其止步,举报无关痛痒,“黑榜”伤不到,处罚成“废纸”——这家企业的底气可谓“强悍”。
其“野蛮生产”的背后,许多因素也是似曾相识。比如,有人为其提供“保护伞”;当地有的政府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将国家三令五申不得新增钢铁产能当成耳旁风,对有关部门的处罚置之不理;为了GDP和所谓“政绩”,有些官员给其加“光环”,为其“站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关部门的通报、经济处罚数额太轻,不能让其伤筋动骨;企业贷款绑架了银行,要淘汰落后产能就会牵扯巨大债务,当地政府的腰杆硬不起来。
尽管这家企业的“野蛮生长”已被叫停,但相关方面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当地政府部门一开始能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给违规项目开“绿灯”,何来日后的“尾大不掉”?如果有关部门在问题萌芽时就对其采取严厉措施,而不是纵容和“呵护”,哪有后来的种种“无奈”?如果一些官员摒弃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理念,约束所谓的“政绩”冲动,重视公众的举报,“怪胎”哪来的生存空间?如果一些银行不给违规项目贷款,又怎么会有呆坏账之忧?
反思“野蛮生长”背后的成因,防止类似现象的重现,更多的地方应以此为鉴,防患于未然,对本行业、本地区是否存在类似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发现类似苗头及时将其遏制于萌芽状态。
敬畏权力、敬畏法律,谨慎用权,守土有责,不能只是口号,而应该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李新创:环保加压 淘汰“欠账”企业2014-04-22 |
陈东海:铁矿石价格大跌有利于行业整合2014-09-30 |
警惕“苍蝇式腐败”毁了国企2015-07-15 |
谭浩俊:钢铁行业是如何从凤凰变成鸡的2015-12-09 |
钢企去产能应无视“伪需求”2016-05-27 |
产能“欲去弥增”,怎么破?2016-05-31 |
武钢宝钢联姻能打造出不沉“航母”吗?2016-06-27 |
警惕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消解改革动力2016-11-15 |
杜绝借“去产能”搞投机炒作2017-02-17 |
钢企屡遭部委通报,何以还上了当地“红榜”2017-02-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