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建设“一流大学”:找出差距是第一步
于忠宁
//m.auribault.com 2015-11-1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双一流”方案成了媒体近日的热议——国务院日前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我国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2030年,我国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方案甫一出台,专家学者及公众纷纷表达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殷切期待,部分高校校长针对现有高校在学科水平、教学改革、资源配置、权力划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加快改革。

  为提升高等教育建设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使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积蓄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和信心。在此基础上,“双一流”方案的提出被视为我国高校迎来崛起的最佳时期。

  我国大学的改革创新急需提速。从总体方案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措施、步骤安排等诸多方面以及公众热议可以看出,不管是政府管理者、大学校长、专家学者,还是社会公众,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在科研创新能力、制度体系、精神文化培育等方面的不足,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意味着“进入一流”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口号,而是在有了一定底气和条件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发力迈进。

  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肩负重大使命,担当重要角色。我国要建设一流大学,一个根本问题是要找准“中国坐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有文化高度,方能成一流大学。“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只要它存在,人那颗被引导去从事美满探索的自由心灵仍会给人类带来智慧。”

  事实上,能担得起“世界一流”之名的名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我国高校能否成为与世界一流名校并肩的“这一个”,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一个”,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中国高校办学思路与价值取向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硬件之外,大学建设也不仅仅是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精神文化涵养,培育德才兼备、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这就注定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面向未来,又要着眼国情,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为改革发展培育人才,为民族复兴的梦想提供向上力量。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关键是要让大学成为创新之源。长期以来,行政干预过多、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体制的壁垒、资源的限制,让高校的创新更多体现在论文上,难以有突破性成果,与世界一流有着较大差距。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我国大学,必须推进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使大学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喷涌而出的发源地,成为创新的源头活水。修正“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我们什么时间才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这个追问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抱着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慕,越来越多的学子负笈海外。而我国高校“双一流”的建设战略,吹响了我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的号角,也让人们看到了不出国门就能就读世界一流大学的希望。而名校的养成绝非朝夕之功,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当快、心态要稳、步伐要实,如此,“世界一流”并不遥远。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