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双创,为大企业的繁荣打开一扇窗
兰海燕
//m.auribault.com 2017-05-1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联合国大会日前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

  然而,在国内人们却往往给双创划定了范围,认为这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海归人士或再就业人员怀揣激情、实现就业的行为,是初始创业者,通过创客——创业——创新——创投的逻辑链,白手起家走出的产业化之路。这种对双创的惯常理解,以排他性思维排除了大企业的双创,因而有其狭隘性。

  大企业已经功成名就,按照制度规章平稳运行即可,难道还真的需要群体性创业、群体性创新?报载,在油田效益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胜利油田3000员工离开主业创市场,已经在油田内外的环卫、保安、快递行业拓出一方新绿,探索着新一轮“改变与转身”。不仅仅是石油行业,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当下,煤炭、钢铁、水泥等诸多行业领域中的企业,也都在实施着“改变与转身”,推动着新一轮创业。

  但这并不是笔者所指的“大企业双创”的主体内容。笔者想强调的,是比胜利油田3000员工创市场式的大众创业更进一步的内容,即常态下大企业“内在创新的创业”。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双创既是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也是大企业繁荣昌盛之道。从创业理论讲,好的市场经济的最佳形式就是大企业型和企业家型的混合,即专业的大公司与初创小企业的混合,在大企业提供规模经济的同时,初创公司会产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甚至新的产业。而在相互借力共同组成创新共同体的过程中,大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内在创新的创业”的内涵,即创业的内核是创新,创新才是其本质属性。这需要的是大企业的开放性,不再抱着“关起门来单打独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自然经济思维,而是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既通过制度设计,推动企业内部创新创造,激发“内部人”的创新活力;又让“外部人”来“揭黄榜”,吸引汇集众多中小微企业组成创新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用创客及小企业的创新激情产生鲶鱼效应,推动大企业的裂变、新技术新产品的涌现。

  有媒体报道,航天科工集团依托航天云网开展双创,不仅内部活跃着2000多个双创团队,而且广泛聚集“围墙外”的各类创客及创新资源同台创新;在海尔集团,随着内部改革的加速推进,目前已形成约20个新平台、180多家小微公司,越来越多的“外部人”选择持有一定股份前来创业,他们与海尔签订风险协议,共赢明天。

  走出自然经济下的“围墙状态”,实现企业内部需求与社会海量创新资源的精准对接,从大企业自身讲,提升了创新能力;对社会而言,则催生了无数创客的创新活力,进而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此种不再简单是上下游配套关系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将为社会各类人才竞相涌流、各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更大的空间。

  走出大企业自我封闭的现状,架设激励内外部人员共同创新的平台,提高创新效率,进而打开一扇大企业繁荣昌盛的新的窗口,这种探索本身就是“内在创新的创业”。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