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读书要先有个目的
俞国荣
//m.auribault.com 2017-03-2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我有很多书想读,却读不进去,以致很多想了解的学问,都得不到了解。牟宗三先生回忆年轻时在北大读书,有一天得到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怎么可能呢?这部书一直放在书架上,我曾多次打开它,但都读不进去。美国文评家威尔逊也很能读书,他年轻时,每两天就读完一本,15个月下来,就读了超过200本文学经典。法国哲学家萨特更厉害,长期保持每年读书300本的习惯。这些人的读书兴趣和劲力,从何而来?

  有一次,我在美国作家迪拉德的《听溪者的朝圣》上,看到这个说法:《道德经》写的是“生活的艺术”。对于只有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我从来没有读通过,因此无法得出一个贯通的看法。我于是以“如何生活”的角度去读,结果第一次读通老子,并且得出中心思想,感觉非常不错。

  从读《道德经》的经验,我得到一个教训:每读一本书时,必须先对书有一个目的(在过程中当然可以修正),这样才易于贯彻下去,也较易读出意义。这种方法是对书先有一想像,有想像,就有目的。

  我用这种方法去读小说。小说是一个很大的阅读范围,小说该怎样读呢?小说描写人生,于是我以“小说人物憧憬的未来生活”这个角度去读村上春树的小说,读了几本中译本后,发现他最大的吸引是:当他写到人如何想像未来的人生时,最为吸引人,但当他写到人面对残酷现实时,想像的世界就开始幻灭,故事也就不再吸引人。从读村上的经验,我归纳出读小说的两项原则:第一,读人如何想像未来的生活,第二,读人如何实现想像的生活。

  我又用这种方法去读中国文化。史学家陈寅恪游学欧美,在哈佛、柏林和巴黎等大学研究和读书十多年,学懂十多种语言,深入了解西方社会,但是却在1925年回国,此后40多年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和著述。到底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我用这个角度去读他的著作(《柳如是别传》和金明馆丛刊等),又读了两本他的传记和余英时先生评论他的书,发现他最向往传统士人的精神世界。

  我又用这种方法去读西方现代文化。西方现代文化是“现代化”的源头,长久以来我都想读卡席勒的《启蒙时期的思想》那样的书,但是却无法进入。有一次,我打开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他一开始就说到,西方知识分子的主要出发点是改变世界,他们认为社会有缺陷,需要改变,所以提出改变社会的思想。书里研究了十多名知识分子,由卢梭开始,马克思、托尔斯泰、罗素……直至乔姆斯基,一一都可从这个角度去了解。

  所以,读书不能只靠兴趣,要能读得进去,必须在打开书本时,先有个目的。牟宗三先生当年在一个晚上读完《新唯识论》,想必在打开书时,心中已先有一个规模,读下去时,只是印证(或修正)心中的想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