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城门楼“刷大白”:保护城市风貌需多方协调
赵昂
//m.auribault.com 2016-06-2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媒体报道,安徽亳州市区的一座建于1988年的仿古城楼,出售给个人后一直被用于商业经营。近日,这座城楼原有的砖青色被个体商户“刷了大白”,城门楼上甚至还挂上了“跆拳道”牌匾。

  此事在微信上引起关注后,当地相关部门介入,城门楼已被重新刷成灰色,上面的广告牌也已拆除。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代建筑,不能随意破坏原貌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但是,对于在城市文化中具有一定地位的现代建筑,特别是产权属于私人所有的建筑,究竟该以何种形式规划保护,维持既有风貌,则是当下的认知和管理盲区。

  “房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改建都可以。”“建筑不是文保单位,为什么不能变化外观。”这是在城市文化风貌保护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疑问。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体系,而建筑物本身,即便是现代复原的仿古建筑,其作用也不只是为了“装点城市”,而在于传承过往的文化脉络体系。

  亳州自秦代置谯县至今,历史悠久,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占安徽全省的三分之一。而当“跆拳道”牌匾被高高挂在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楼上时,过往者又会有何种感想?

  保护城市风貌,关键在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协调。但是,如果未能理清一个城市的往昔脉络,未能将这一脉络融入到当下城市规划和建设当中,城市究竟该以何种风貌示人,自然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城市风貌的保护,有的时候比保护单一文物更难,因为建筑物在更新过程中,其高度、体量、密度、造型、色彩等,都需要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协调。这些建筑物还要满足正常居住和商业活动所需,在不破坏风貌的基础上融入商业标识,铺设各类管线设施。

  换言之,风貌保护是一项长期性事业。有的地方在传统街区恢复风貌后,往往只是“一建了事”,疏于维护,怠于管理,更缺少相应的地方性规范。还有的地方在风貌恢复过程中,忽视建筑物和街区的现代功能,导致居民因生产生活不便而自行改扩建,最终原有风貌荡然无存。

  因此,在城市风貌的构建和保护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理清传承脉络的基础之上,完善相应的保护机制,另一方面则要调动市民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毕竟,只有当市民理解并支持时,城市风貌保护的执行力才能体现出来。

  在城楼上挂上“跆拳道”牌匾的是人,把它拆掉的,还是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