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扬州一所小学决定将哲学设为三至六年级的必修课。此事一经媒体散播,引起了各路有识之士纷纷放言,进而聚气成风,吹动云涌。
反对者有之,曰晦涩难懂之哲学少儿不宜,肯定者振臂,说启迪心智、引领人生思考,甚至领悟幸福要旨,等等。宽容的或者还建议不妨把小学能否开设哲学课的权力交给学童,由他们决定哲学课的存废……
小学是否应该开设哲学课,确实不太好给出定论,没有尝试过嘛,因之要简单地主观推定成败不是科学的态度,有意思的是,在嘈杂众议之中,感觉大家所说的“哲学”似乎不是一个概念。
“哲学”在目前所指称的范畴到底是什么本身就不明了,看到支持幼童必修哲学的言词,免不了产生一种窃以为的私念:有点怀疑其中高见者是否真正读过哲学原著,抑或至少也该仔细研读一下哲学史之类的专业书籍,否则的话,是不应该用古希腊“爱智慧”的歧义来诠释哲学的——彼时哲学的含义更多的是知识意味,而不是所谓一切学科的母体。
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造就了后来的学科分支,哲学作为“科学的科学”,“康德以来就衰落了”(好像是马克思先生说的),作为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哲学因为关注形而上的问题繁荣一时,本体论在大自然与人的认知系统之间演化出了唯物、唯心的学术分野,后来的人本主义更注重社会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冲突调和,随着知识繁衍分化,定义、命题的真伪质疑中诞生了程序上的较真学说,逻辑学派不太相信人们所表述的椅子和内心真实意念代表的椅子,甚或同所描述的对象是同一把“椅子”。
诸如此类,到了现代,哲学的派别更是杂乱有多,虽然如此,但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便不是艰深晦涩,抽象晦暗当不是夸张的说法。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我总觉得哲学在内涵的意义之外有点像文字游戏,就像同样以逻辑思辨为伍的数字游戏——数学一样,也许有意思,但却不是很好玩,要是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以感性思维见长的女同胞就不太适合这两个玩意儿,有人据此结论说,哲学家和数学家队伍中从来奇缺女性的原因就是如此。
那么,小学生学这些东西有什么助益呢?实在不敢轻易结论。天才是有的,就好比老师们就希望“奥数”那样的逻辑游戏提高少儿智力一样,哲学不也可以成为利器吗?只是有支持者想象:思虑生死问题的哲学很有趣,孩童未必不愿意学。这神思有点让人发蒙,不说生死问题是不是有趣,到目前为止,哲学探寻的问题,无论是生死还是人我、物我,再加上逻辑意义上的知识辨析,都是近乎没有答案的终极问题,这显然和那些支持者说的哲学不是一回事。这些个古怪哲学家数千年也没整明白的问题(像加缪“人为什么不自杀”),居然交给小学生怕不太妥当吧。
从认识论角度讲,哲学式的思维的确有助于促进对问题的认识、分析,但是人们需要知道,辩证法在长相上近似于诡辩之外,在知识系统完备的路途上,哲学即使不是颠覆,至少也是诘难,是对给出命题的质疑和在不断质疑中证伪命题,直至重建“第一命题”。而要说到解决问题,哲学家关于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改变世界的说法就因为此备受批判,不知道那些教授小学生的哲学老师会怎么想。
说了一堆闲话,其实和小学应不应该必修哲学没什么关系,不过那些支持者的论说让我想到了中土习惯的泛化思维,他们所说的“哲学”或许确实有点不像哲学,不过这无关紧要,我们习惯了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就像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自认明白了辩证法思想一样,这是咱们的长处,以前一部泛泛而论的“大众哲学”就教会了很多哲学家,万众人都相信哲学思维对解决世俗的难题大大有益,极少有人跳出泛化文化去想“大众哲学”是哲学吗?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从来就没有阅读过某个哲学家的原著,甚至连相关的评述书籍都没有翻过,却口口声声要用某个人的哲学思想指导世俗的行动,这种“泛哲学”(泛道德)的文化特色随处可见,当初就流行过未睹存在主义译著又不甚懂外文的大学教授痛批萨特的英勇行为。
假如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泛化”方式,就可以很好理解那些热爱哲学的高手们,至于“因为反对小学开设哲学课的言论,恰恰证明了相关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因为反对A,所以A重要)是什么逻辑,想来是没办法予以考虑的,以这样的哲学思维,哲学该不该是必修课,还真是没什么话好说。
斯是陋室,惟吾豪华? 2008-09-30 |
以领导的名义 2009-01-07 |
北京日报:居陋室而干实事才是“最牛政府” 2009-11-27 |
人民日报海外版:迪拜危机的三点启示 2009-12-02 |
羊城晚报:“中国政府形象广告”的另一个意义 2009-12-01 |
北京日报:居陋室而干实事才是“最牛政府” 2009-11-27 |
李国文:《陋室铭》再读 2012-06-06 |
南京日报:别用“物质秤砣”衡量“古诗重量” 2014-10-24 |
金洪远:邻居的“任务” 2015-01-21 |
趣谈文人书斋 2015-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