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与传统乡村治理秩序逐步瓦解、新治理秩序尚未成熟有关。传统“乡村共同体”精髓在于源于共同的外部风险而形成的村民凝聚力,诸如宗族、乡绅等内生于乡村中的治理力量以及乡风民俗。而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乡村共同体凝聚力渐弱,村民个体意识放大,对村庄的主体意识削弱。乡村从“共同体”走向“原子化”,乡村的治理困境逐步浮现。
破解乡村治理困境,重建以村民为主体、嵌入乡村的新治理力量为依托、互助共济的乡风民俗为支持的新“乡村共同体”或可解题。如果说传统乡村共同体形成的逻辑动因为外在的共同风险,构建新乡村共同体则须从乡村内部建立机制来实现。
要落实好“一事一议”制度。确立村民主体地位,应扎实做好权利义务一致、公平负担为原则的“一事一议”制度,积极整合村民诉求、协调利益关系,确保村民平等协商参与,充分保障村民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这项基础性工作,往往面临着基层政府与组织的认识和投入不足,乡村人员流动、利益众口难调等问题。但问题越难,往往越是破解困境的“牛鼻子”。
要培育村庄新的内生治理力量。传统乡村共同体内,在宗族、乡绅等力量的组织与村民的参与下,公共事务得以相对独立地运行。现今,乡村传统治理力量逐渐削弱,国家有力量也有责任进入乡村。但在乡村治理秩序不健全的条件下,国家力量进入乡村往往“水土不服”。对此,要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扶持有广泛代表性的农业合作组织,大力扶持积极投身乡村公共事业的“新乡贤”“致富带头人”及社会组织。使这些乡村新治理力量成为重建新乡村共同体秩序的载体。
要完善新“村规民约”。传统“村规民约”是扎根于当时民情民俗的乡村共同体约定。完善新“村规民约”,要以自治精神为原则,通过协商讨论,形成乡村生产生活的共识性规则。区别于强制规范,新“村规民约”也应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成为重新撬动诸如邻里第一支援、乡贤威望等饱含智慧与温情的乡风民俗的杠杆。
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精髓,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新“乡村共同体”,让良好的乡村治理生态和青山绿水一样,成为美丽乡愁的最好依托。
杜海涛:“新蓝领”也是城市主人2014-05-09 |
经济日报:准确深入全面认识新常态2014-12-12 |
凌国华:“新万隆精神”开启亚非发展新纪元2015-04-24 |
陈 曦:“双创”正成为经济活力之源2015-10-21 |
温均华:互联网医院 该“快走”还是“慢行”2015-12-16 |
多维对话,培厚文化土层2015-12-31 |
兰苑的夜2016-02-22 |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2016-04-13 |
留住城市乡愁 善解居民忧愁2016-09-02 |
留住城市乡愁 善解居民忧愁2016-09-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