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别让影视领域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灾区”
黄会林
//m.auribault.com 2016-06-27 来源: 《红旗文稿》
分享到: 更多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繁荣发展的根基。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指出,欲知大道,必先其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不能任意涂改,更不可肆意虚无。否则,这个国家和民族势必虚浮、飘荡、零落。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对历史的本质、真相和规律持否定、消解或涂改的态度,对历史现象、历史真实和历史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如果任由这种历史观“虚无”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就会从根本上抽离我们的生存之根,势必会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形成消解,对人民群众的意识和意志造成麻醉,对主流意识形态展开蚕食,进而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基础。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充斥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在影视领域更是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娱乐化、商业化、明星化为主要特征的当前影视界,甚至被人称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灾区”,可见其泛滥、肆虐的程度和广度,也可见其需要彻底批判和肃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历史虚无主义在影视领域的表现更隐蔽。观察当今的影视创作,不难发现有许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它们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流。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有明显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痕迹。

  比如,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意背离历史真实,精心设置“视听麻醉药”,呈现出广泛的欺骗性、迷惑性,甚至令某些观众产生依赖。某古装剧中,西施纠缠于夫差、范蠡、勾践三个男人之间,而他们较量的核心就是无限地抢夺权力,赤裸地争夺“交配权”。编创人员为了吸引眼球,把争权夺势游戏化,把人“复杂化”,宏大叙事的潜质被消解殆尽,只留下低级低俗的娱乐历史、恶搞历史。这样的作品虽然是少数,但其消极影响使影视剧面临将历史引入消费主义层面的危险。

  影视作品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它的商业属性、娱乐属性以及对明星的倚重。商业属性让影视作品可通过市场的力量获得空前的传播可能,这就使得有些作品为迎合市场利益,不惜放弃正确的价值导向去追逐最高利润。商业属性也放大了影视的娱乐属性,甚至有人放弃审美情趣,只追求感官娱乐。而少数明星的随波逐流,则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追腥逐臭的帮凶。于是,在娱乐化、商业化和明星化的包裹下,有的影视作品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有的搜奇掠艳、一味媚俗,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感官刺激的“摇头丸”。这种被包裹住的历史虚无主义,因为隐蔽,更具危害性。

  2.影视领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点是过度“戏说”和肆意篡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文艺家深入开掘,而现代受众审美取向的多元化,也包含着对历史题材作品观赏需求的多样化。以独特视点撷取历史文化中的精华,通过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使之焕发新鲜光彩的历史题材作品,是我们民族文艺百花园中不可或缺的品种。长期以来亦有众多佳作面世,并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与好评,像《长征》《延安颂》《亮剑》等等。但我们也在当前影视创作中发现两种比较明显的历史虚无主义趋向:一是过度“戏说”,二是漠视、甚至肆意篡改事实,程度由浅及深,甚至关系到我们的作品该以怎样的方式影响青年一代的历史观问题。

  任何文艺创作的取舍,都关涉到“度”的把握,这样的把握是由创作者完成的。把追求戏剧冲突演变为过度“戏说”,就越过了这个“度”。如今出现在银幕上的古装戏,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能给予观众以人文的关怀、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震动。但也有少数作品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特别是那种弥漫其间的“戏说”历史的风气,给国人造成了一种不良的文化环境。中国老百姓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通过看戏了解历史,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不很发达的地区。而“戏说”一类的古装戏,往往离开历史事实很远,使一些人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误以为历史就是这样的:皇帝几乎每天都是在外游玩;皇室中有很多浪漫的奇女子敢于自由恋爱;后宫中则充满了残酷的斗争,甚至决定了王朝的兴衰和历史的走向。这些作品,对年轻人吸引力很大,误导性很强,危害也更严重。

  创作源于生活,当然要高于生活,但是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呈现却是创作者历史观的折射。电影《鸿门宴》上映前在片名中加上了“传奇”二字,大概是想以此二字为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遮挡,但于事无补。本来大家都对“鸿门宴”较为熟悉,但是对影片中的剧情反而“陌生”了。“楚汉争霸”、“霸王别姬”完全不知所踪,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被群众讽刺为“黑社会”作派。这就完全是生搬硬套、否定历史真实。在文艺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有着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描绘历史,自然不应排斥对人物与细节的艺术想象和创造,但绝不能违背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艺术虚构脱离了历史真实,必将造成错误的价值判断。

  还有些作品,为了追求影视的类型化效果,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神秘化、模式化、动画化、极端化。比如,可以“飞檐走壁”、“手撕鬼子”的抗日英雄,经过“过度塑造”的情报人员,等等。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的。没有好的内容,一切技巧和手段都毫无价值,都难以经得起观众和历史的评价,最终也难以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3.影视领域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要靠唤醒文化责任。影视领域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关键是要坚定创作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日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今日的现实,必将成为未来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创作者对其的认识来自于历史观的指导。面对当今的现实生活,影视从业者需倾心倾力地投入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使作品发生撼人魂魄的审美魅力;遥望过去的历史印迹,影视从业者需坚持唯物史观,使作品产生长久的生命张力和社会影响力。我们特别希冀影视工作者,多一份文化责任感,正视历史、关注当代、弘扬传统。

  正视历史,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发挥影视的媒介特征和阵地作用,创作、拍摄和放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作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各时段历史的教育,以正视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都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关注当代,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影视创作中。曾有人指出: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就失控了。新生代的文艺工作者们只有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关注真正的“人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飘荡在作品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细节中,才能创作出既有文化价值也有市场价值的好作品。

  弘扬传统,就是要将民族的文化传承纳入影视创作中,而不是仅仅学习西方,更不能因为学习西方而自我殖民、自我矮化。5000年的中华文化积累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矿藏,影视工作者只有努力创作更多传播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