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逆袭的“口碑教授”别成孤例
罗志华
//m.auribault.com2016-02-16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许多有较强能力且兢兢业业在教学一线工作一辈子的教师,一生只能得到一个较低的职称。这样的局面,不仅对当事教师不公平,也不利于鼓励教师到一线工作,更不利于在校园内形成脚踏实地埋头教学的氛围。

  河南大学内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引发社会关注。讲课讲到令学生“震撼”、从不出书写论文申报职称,甚至两拒《百家讲坛》邀请,被民间誉为“口碑教授”的常萍无疑极具传奇色彩。退休3个月后,常萍被学校返聘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在此前32年的教学生涯中,常萍的职称一直都只是讲师。(2月14日《北京青年报》)

  退休前后,常萍的境遇发生了很大改变。退休前她不过是位讲师,虽教学水平很高,但教授职称却只存在于别人的口碑当中,并没有成为现实。反倒是退休后,其能力和风格才得到另一所高校的肯定,不仅决定返聘其为副教授,而且给予其极高的礼遇。前后对照,差别不可谓不悬殊。

  但“口碑教授”成为名副其实的副教授,如此逆袭充满了太多的偶然。假如其独特的风格与能力不被他人口口相传,假如没有人将她的事迹写成帖子挂在网上,常萍也许永远没有逆袭的机会。尽管副教授职称在她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无可否认,社会并没有给予她公平公正的认同。

  进一步而言,许多有较强能力且兢兢业业在教学一线工作一辈子的教师,一生只能得到一个较低的职称。这样的局面,不仅对当事教师不公平,也不利于鼓励教师到一线工作,更不利于在校园内形成脚踏实地埋头教学的氛围。一些高校出台举措,对长期坚持在一线工作的教师给予重奖,比如浙江大学、江南大学都曾用百万元重奖一线教师。这说明,高校对于甘于奉献的一线教师是认可的,能够认识到,这些教师或许正因为注重讲好每一节课,才无暇顾及论文和申报职称,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和传递的正能量,不应被忽视。

  但也要看到,无论是重奖一线教师,还是常萍的逆袭,都不过是极端个案而已,这样的个案可产生一时的激励作用,但无法真正形成潮流。有必要对当前的人事制度和职称评审等制度进行反思,评价标准多样化,以进一步端正校园学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