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畏难是最大的困难
——把解放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之一
张博
//m.auribault.com 2016-01-25 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省会石家庄有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大学毕业后在商海沉沉浮浮,先后干过餐饮店、汽修店、房产中介,惨淡的时候“资金只够周转两三天”“饭都不敢敞开吃”,后来,他用“互联网+”模式搞旅游服务,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问他创业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感叹道:“困难那可真不少,找资金、招员工,开主页、做公号,搞推销、拉客户,没有一样轻松的。但最大的困难,其实就是时不时出现的畏难情绪——心气泄了,那就什么也搞不成了!”

  “畏难是最大的困难。”诚哉斯言!现实当中,工作也好学习也罢,干事也好创业也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不解决矛盾和问题,就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在窘迫的“山穷水复”当中,想要迎来“柳暗花明”,关键靠精神,关键看心态。一事当前未战先怯,困难摆出一大堆、问题罗列一大筐,怨天尤人“等靠要”,最终的结果不言自明。

  问题和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遇到问题就绕道走、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战胜困难,首要的不是战胜看得见、摸得着的困难,而是战胜思想和意识上的畏难。有一句电影台词说得好,“难做的事和想做的事永远是同一件事,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方法;不想做一件事,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可以顺手拿来当借口。实践反复证明,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积雪7个月、年平均气温零下1.4摄氏度的高寒地区植树造林,不要说亲身体验,就算想一想也会觉得艰难。但我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几代人,苦干几十年,“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栽种下112万亩、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出“按一米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的人间奇迹,硬生生把一片高寒荒漠变成了美丽绿洲。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女科研工作者单枪匹马、两手空空,没资料、没材料,没有像样的实验室,没有足够的经费,更没有什么助手,但却在充满挥发性有毒气体的操作间里实验,亲身尝药试毒,在历经上百次的失败之后,最终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她就是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射在更宏大的背景下,就不难发现,今日之中国、今日之河北,所要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攀登。无论是在发展动力转换中保持合理增速,还是在赶超发展中坚守生态底线;无论是打赢扶贫攻坚战,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摒弃患得患失、思前虑后、躲躲闪闪的畏难情绪,以自己的担当、智慧和努力带领人民群众披荆斩棘。如果嘴上喊攻坚克难,心里却前怕狼后怕虎,怕砸传统产业“铁饭碗”,怕捅人情关系的“马蜂窝”,怕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又怎么可能乘风破浪,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境界?

  “困难只会欺负意志薄弱的人。”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困难并不会自己消失,而成功的大门,永远只为坚强与奋进者开启。只要有知难不畏难的精神,有摆脱各种思想桎梏的勇气,我们就能不断战胜困难,赢得新的发展与进步。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