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媒体时代,微信已成为主流的社交工具和信息获取平台之一。和许多老百姓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类信息相比,官员、基层公务员的朋友圈显得很“单一”,除了工作,他们的朋友圈里大多是转载类文字、图片,甚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而且越是高职级,发的东西越少。(6月13日《华商报》)
朋友圈与公众号不同
朋友圈内虽然不全是朋友,但发在朋友圈内的多限于“个体”的信息,与公权力无关,然而,官员的朋友圈却和普通人的朋友圈不一样。如果是普通人,转发一些信息,或是调侃什么,大家一笑了之,不会较真,更不会费尽心思去挖掘,但对于官员,却可能会以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因为在官员的朋友圈中蕴藏着诸多的“权力粉丝”,他们总会小心揣摩官员发出的信息究竟包含着什么潜台词,更甚者,会莫名其妙解读出诸多不可思议的“内容”,官员发在朋友圈中的信息,或遭遇误解或遭遇攻击等等,也很是寻常,为了防止被“误解”,或是吸取教训,这使得官员不敢轻易在朋友圈中发布信息或转载信息。
其实,官员也渴望像普通人一样可以随意发信息,但事实已经有了太多的教训,这个愿望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目前还不可能。毕竟我们已经习惯于解读官员的信息,哪怕只是一个表情,何况是发在朋友圈中的信息。有些官员的微信内容多为工作内容或是转发“风花雪月”美文、图片欣赏,对此,我们无妨宽容视之,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会有所改变。
朋友圈只是纯粹“私人”的东西,与官方的“公众号”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官员的朋友圈,还是多淡定,不必专注更不必期望从中“榨”出“干货”来,官员也有玩微信朋友圈的自由和权利,也拥有自己的“朋友”,官员在朋友圈中发什么或是保持沉默不发任何信息,均属于正常,对此,我们也不妨淡然视之。毕竟官员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手中的权力决定了他们该“牺牲”一些“爱好”和“自由”,对此,官员也不妨淡定些,当一个官员,注定不能完全像普通人一样,表现在朋友圈也是如此。(王军荣)
不该总是“清汤寡水”
聊天、通话、分享、经商以及信息发布与转载等等,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可谓日益强大,再加上方便、快捷的“秒传”速度以及更加广阔的传播途径作为强大支撑,微信朋友圈这种交流互动平台便想不被人们所喜爱都不可能了。而且不仅如此,目前甚至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人已经将刷朋友圈当作了每天必干的一件重要事情,大有一日不刷朋友圈便恍如隔世的感觉。
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热衷于在朋友圈内与好友互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朋友圈内最好的看客,也是最不爱“发声”的听众,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都是“只进不出”,甚至“清汤寡水”,有人甚至一年也发不上一条消息。
官员不愿发朋友圈,依笔者之见,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来自思想上的谨慎与心理上的压力。若非是自己本职范围内的工作或者事情,谁都不会轻易发言表态,甚至连一些极其普通也极其正常的现象,他们都会惜字如金地宁愿保持沉默,原因就是害怕自己的只言片语会冲撞或者得罪了某些人,或者是给公众带来误导,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其实这又是何必。官员也是人,自然也会有表达的欲望,何必要整天将自己隐藏在朋友圈的后面做一名无声的看客与听众呢?况且,只要是客观、正常的发言与表态,发布或者转发消息,其实也未必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如果利用好了这个平台,反而会给自己“加分”不少。那些将朋友圈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开网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官员便是这方面的模范与榜样,人家朋友圈里的“热闹”与“繁华”也未见给其个人前途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反倒为其本人树立起了创新开展工作,全力助推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这又何乐而不为?(乔英杰)
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作为交流、沟通和获取各种资讯的自媒体平台,微信以其便捷性、即时性、广泛性,近年来深受欢迎、发展迅猛,日益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不可分离。众多微信用户中,官员、公务人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但和普通用户的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个性纷呈相比,官员、基层公务员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往往很“单一”,除了工作,多是转载类、客观类的文字、图片,很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显得“千人一面”,活力乏善。
但事实上,官员们并非鲜有关注朋友圈消息,许多官员每天或定时或随时,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朋友圈资讯,关注微友们动向和社会热点。他们并非真的对微信朋友圈“敬而远之”,只是不事张扬,不愿或认为不适宜“抛头露面”,而甘于做一个静静的、默默的“旁观者”,显得很“低调”。
官员们在微信朋友圈甘于“寂寞”、“低调”从事,作为不约而同的“潜规则”,已是自媒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但这其实并不奇怪,这主要与时代背景和官员自身特定的身份分不开。
首先,党员干部克己奉公、谨言慎行渐成风尚,官员们在网上的“低调”表现,其实就是网下现实世界“低调”的反映,可谓“一脉相承”。其次,避免观点被“别有用心”者误读。但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官员尤其领导干部要融合发展,学会并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了解、接壤真实的社情民意,做一个“真实”的人,推动实际工作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官员把微信朋友圈当成宣传“高地”,为地方经济发展“站台”,就是活学活用新媒体的鲜活例子。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自媒体工具,让“低调”做人和“高调”做事结合起来,让微信朋友圈活跃起来,让微友粉丝多起来,为工作学习生活助力,树立起一个“好官员”形象,无疑也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符向军)
朋友圈是“练兵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在一个微信朋友圈里,说明圈里的人多少有些共同的地方。官员既然有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就要敢于在圈里多多表露自己的观点。
官员在朋友圈表露自己的观点,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和圈里人打成一片,让大家觉得自己很有亲和力,没有官架子;可以让大家知道官员也是一个普通人,也和大家一样有七情六欲;可以和大家讨论很多问题,明白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感,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处事态度……
当下是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不仅需要官员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而且要求官员敢于在网上发声和走群众路线。如果官员在微信朋友圈里尚且不敢表露自己的观点,又怎敢在网络上抛头露面、发声亮相?官员既要干好本职工作,更要敢于在网上引导舆论,唱响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官员不仅要上“主战场”,而且要敢打硬仗、敢于胜利。为此,微信朋友圈对官员而言,就是很好的“练兵场”、“训练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敢或很少在微信朋友圈表露观点的官员,一旦上了“主战场”,要么一败涂地,要么只能当逃兵。只有不断“练兵”、加强“训练”,上了“主战场”才能敢打敢拼、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毛开云)
●三言两语
只要手中握有权力,朋友圈就会成为一个“特殊”的场所。
——张宇全
官员发出的信息想要不被解读,恐怕是很难的吧?
——陆家轩
安全才是朋友圈的第一要务。
——周喜
谨小慎微向来是国人的传统。
——言中军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杨希
新媒体时代赋予人们更多表达的机会,应该充分利用。
——梁文文
“低调”从事没什么不好的。
——刘志远
害怕说错话是主要原因。
——赵欣
郭文婧:对官员热衷读博士要“辩证看,务实...2014-03-12 |
刘 畅:“到老家,访乡邻”的反腐报道为何...2014-07-11 |
刘 畅:公务员经商为何屡禁不止2014-12-25 |
曹 林:别用“钱少为何不辞职”去呛公务员2015-01-30 |
朱昌俊:“双面官员”拷问摆设式监督2015-05-04 |
燕山快笔2015-08-14 |
唐亦瑭:治官场“瘾君子”需用“阳光监督剂”2015-09-06 |
胡印斌:“低调”苏树林何以屡屡穿过监管藩...2015-12-10 |
官员“微信圈”上演怎样的“官场学问”2016-06-14 |
莫要过分关注“官员的朋友圈”2016-06-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