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我的家乡,三月三吃蒿子粑,就跟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是自古沿袭下来的习俗。
三月三的那天,在田间地头鲜美的青草间,找到那些点点散布着的香蒿,采回来,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去除苦味,与米面一起拌匀,做成月饼状下锅烙熟。烙好的蒿子粑外脆内软,细而不糯,咬一口,青蒿的味道就萦绕在齿间三十年……
这些年,也曾动过三月三的那天做一回蒿子粑的念头,可是在北方,不知道哪处郊外能寻找到那肥嫩、散发着药草一样清香的鲜蒿,只好屡屡作罢。
蒿子粑虽然不能做,也从来没有做过,不知真要做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做成功。但家乡的另一道菜——山粉圆子,现在的我烹制起来可谓得心应手。
在我的家乡,人们把红薯叫做山芋,山粉就是红薯的淀粉。秋天把成熟的红薯洗净了,磨碎,取汁,晾干,得到红薯的淀粉。城市的超市里买不到,我春节回乡探亲的时候,亲友殷勤相赠,家乡的山粉才跟着我来到了北方。
做山粉圆子这道菜,首先要取适量的山粉加水调成糊状。锅中注入少量油加热,防止粘锅的意思。油热即把调好的山粉糊倒入锅中,用筷子不停地搅动,烀干,用铲子翻成烙饼,烙好了的饼色泽呈半透明胶状,无白色夹心。这是做好山粉圆子这道菜的一个核心步骤。
我却掌握不好这烙饼的功夫,常常弄得外面糊了,而里面的山粉还是白色。后来,灵机一动,把山粉经过简单的翻烙之后,取到案上切成块,再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煮熟后的山粉块成了个个晶莹剔透的山粉团。捞出,去水,置入盘中。取适量五花肉,煎炒七分熟时,把盘中的山粉团倒进去,先后加酱油、蒜瓣,至汤汁变稠时,撒上葱花,一盘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粉圆子就做好了。品品那圆子,软而不糯、甘美如饴;品品那五花肉,香糯不腻、入口即化、回味生津。
掌握了做山粉圆子的诀窍后,我就常常在家中卖弄这技术。有一回,我在厨房卖弄,调糊、切肉、剥蒜、切葱……邻居胡姐来找我爱人聊天,时候不早了,胡姐起身告辞。我的山粉圆子恰好烧制成功,清香四溢,溢到客厅,胡姐挪不开步子了,吸着鼻子打听这香气。吃饭的时间,留下吃饭吧。胡姐还客气,说哎哟,我可在减肥,晚饭只吃一根黄瓜一个苹果的。临了,一盘山粉圆子被她一个人吃了半盘,然后不好意思地擦着嘴笑着说,能品尝到如此美味,管他减肥成功不成功呢,撑就撑一回吧。
许多朋友品尝到我做的山粉圆子后,都对我家乡的美味羡慕不已,纷纷做出将来要去一游的打算。
我家乡还有一种风味小吃,叫米面,这米面和前面说的蒿子粑的米面可不是一回事,蒿子粑的米面指的是米粉做的粑面。而我现在说的米面,是用米浆蒸制成面条的,类似于云南的米线,吃起来却比云南米线劲道,味道也有许多细处的不同。这米面只有在我的家乡桐城才能买到、品尝到,到了省城合肥,超市里虽然也有卖米面的,吃起来却不是我家乡的味道了。
记得有一年,我母亲煮米面,佐入了湖里刚捕捞上来的、身长不足盈寸、通体透明的小银鱼,吃过后,那份清香,那份鲜美,至今只要一回味,仍是馋涎欲滴。
家乡的味道啊,就是那浓浓的乡愁,久久地、久久地弥漫在游子的心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