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北京医生刘壮:在武汉,挑起一个人的“战时医务处”-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人物

【你有多美】北京医生刘壮:在武汉,挑起一个人的“战时医务处”

戴轩
2020-05-09 17:42:47  来源: 健康中国

  在武汉的65天,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刘壮意外地拥有了“双重身份”。作为ICU大夫,他承包了“战时医务处”的全部职责,同时,还为队友们搭把手,帮着调整有创呼吸机、为危重症患者插管……刘壮是2020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对他来说,在一线驰援抗疫,是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武汉度过冬天

  2020年1月27日,刘壮作为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和同事们从北京出发,前往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驰援抗击疫情。

  从大年初三到3月31日,刘壮去时穿着厚外套,回来时已经换上短袖,家中的亲人每天数着日子等他归来。

  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停留了65天,所接管的病区,累计收治345名新冠肺炎患者。

  刘壮在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一线(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意外的角色设定

  去武汉,刘壮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是一名ICU大夫,日常的工作,就是在病区里救治危重症患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酵,死亡人数增加,在未知的疾病面前,他希望能发挥专业技能,救治更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不过,预期在飞往武汉的途中就被打破。刘壮曾担任北京友谊医院医务处负责人,看重这份经验,医疗队领队刘立飞提出由他担任“战地医务处”负责人,保障医疗协调与医疗救治有序开展。刘壮答应了。

  由于患者数量庞大,所有医疗力量都投入到病区中,整个医疗组只有刘壮一人。从医疗质量管理、病区协作、受援医院对接到医生排班、建立相关医疗制度,都需要他来协调安排。

  最初,刘壮一整天都“泡”在医院中。早上8点去,晚上8点回,12个小时不吃不喝。

  在短短几天内,刘壮主持推进了普通病房改造,创建了协和医院西院区首个标准化隔离病房。6天中,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突破百例。

  “文武双全”的ICU医生

  异地驰援,与在北京井然有序地开展日常治疗截然不同。一开始,光是收治当地积压的患者就占用了医疗队全部的精力。在数日内,医疗队接管了3个病区,床位达到150张,满负荷运行。

  由于工作节奏太快,光是医生的排班表,刘壮就制作了5个版本。例行的医疗制度,在特殊环境下没能完全落实,同一波病人,由不同医院的医生参与治疗,但交接班的习惯不同,交接的内容也不一样。3个病区全部开放后,刘壮开始着手制定各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各病区科主任负责制,根据工作强度,动态调整医师排班,保证队员充分休息。

  刘壮和医护人员们正在开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武汉驰援的65天中,除了处理“医务处”的工作,刘壮也主动参与各级查房、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2月12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病房楼15楼会议室中,12楼病区的大夫们就5个死亡病例开展讨论。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刘壮始终在场旁听。

  一名危重症患者需要从10层转运到8层进行气管插管,当时在场的医务人员中,没有ICU专业的大夫,刘壮立即换上防护服,为患者上机插管。

  “感谢北京队,感谢刘壮,好多工作在他们的指引下开展,他们就像老大哥一样关照我们。”3月26日,海南医疗队撤离武汉前夕,医生们向北京医疗队和刘壮表达感谢。对刘壮来说,在武汉的65天里,既作为医生履行了救死扶伤的天职,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是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经历。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