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回忆录 | 董尚娟:“我们就是换个地方工作了几天”-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战“疫”回忆录 | 董尚娟:“我们就是换个地方工作了几天”

2020-04-11 13:37:55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医疗队尽锐出征,中医药人奋起战“疫”,中医全面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独特的战斗力让中医中药别样“红”。

  3月25日晚9时10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的第二支驰援武汉的中医医疗队,也是第一批返京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圆满完成医疗救助任务后由湖北省返回北京,当晚医疗队队员们乘专车前往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开始为期14天的隔离休养。近期,人民政协网记者独家电话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4名医护人员,记录下他们在武汉59天的心路历程。

  今天

  请跟着商商一起去看看

  第一批返京的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

  董尚娟的战“疫”故事

  回到北京当晚,董尚娟家人驱车赶到医疗队定点隔离休养和医学观察的酒店附近。从出发那天算起,她和家人已经整整59天没有见面了。虽然不能近距离靠近,甚至可能连面都见不着,家人们还是执意开车在酒店一侧的马路上碰碰运气。

  “看到了吗?我在这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董尚娟打开一扇酒店的窗户,高高的楼层之上有一团手电筒的光亮,她挥舞着手机大声呼喊。这一幕,像极了她和同事们在医院楼下操场拍集体照的场景。当时周围楼里的居民都自发跑到阳台上,打开窗户向他们挥手“谢谢你们,欢迎再来武汉!”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日子里,董尚娟每天都“打了鸡血” 似地救治重症病人,可听到居民的声音后,她终于憋不住哭了出来。他和同事们拉着手集体向他们鞠躬感谢:“大家一起加油!”

  “心里很不舍!”3月24日晚11点左右,董尚娟收到领队发布的返京消息,考虑到北京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当天新闻也报道了武汉解封的时间是4月8日,她说那时以为返京的日期可能会被推迟。“没想到第二天收到了确切消息,包括车次和座位号。”她说确认这个消息后很激动,但心里也有放心不下的患者。

  收到通知那天是大年初二,董尚娟正和爱人去她父母家的路上。“我作为呼吸科的大夫,又是党员,肯定得冲在前面,另外我还没有孩子,家里负担也小。”这是她年前报名的理由。她在路上随即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说不能陪他们过年了。收拾行李时,董尚娟的爱人专程往她箱子里塞了一个红包,“今年是本命年,带着吧!”

  因从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董尚娟在出发前并没有过多慌乱。但当到达武汉后,她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了:“路上没有一辆私家车,感觉像一座空城。” 尤其是在医院期间,任何工作都要穿着防护服、隔离服,戴着口罩、护目镜等严密包裹下进行,平时很正常的工作,在隔离病房内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多说几句话,多走两步,就会气短,护目镜上就会结水雾、水汽。”

  董尚娟问诊过一位40多岁的男患者,他父母因新冠肺炎在一周内相继不幸去世。出于专业角度考虑,董尚娟格外关注这位患者情绪,每次查房都会和他多说上几句。“来,让我看看今天的饭都有什么呀?今天的饭菜好香啊,你可得多吃点儿,能补充免疫力的。”董尚娟尽量说着一些安慰的话转移他注意力。一周后,这名患者出院,但一系列的打击让他变得沉默寡言,“希望他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坚强。”

  刚到武汉的几天里,董尚娟特别沮丧。“对新冠肺炎这个病的认识还在不断完善中,也有一些无奈和束手无策的情况,作为医生真的很难过。”她和同事们也找到了自我排解压力的方法:在隔离酒店旁边的停车场,利用休息的时间遛遛弯、跳跳绳、踢踢毽子,享受队员之间传递出的温暖。

  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董尚娟说最开心的是能看到中医在救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董医生,吃完中药后,感觉比前两天好了一些”“董医生,今天还安排针灸吗?”……“想跟救治过的患者说,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谢谢你们和我们一起扛过来了!”

  到达北京西站当天,董尚娟和同事们被站台上的记者、医院同事“围住”。“真的特别亲切,可算见到‘娘家人’了,差点忍不住要上去拥抱了。”董尚娟回忆那天场景笑言自己也享受了一把“明星待遇”,“其实我特别想说的是,我们真没有那么伟大,就是换了个地方工作了几天。”

  她说隔离期间,最想做的事就是晒晒北京的太阳,呼吸一下北京的冷空气,吃上一碗北京的炸酱面。“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特殊时期尤为重要,无论何时我都会坚守住这个信念。”

  记者:付振强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瑞幸造假给资本市场上了一堂警示课

    曝财务造假22亿元人民币后的一周时间,瑞幸引发的资本市场“余震”不断。在“全球最快IPO公司”的光环下,这家咖啡公司的造假事件迅速成为广泛关注的公众事件。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做空机构、相关中介机构,甚至一款相对冷门的保险——董责险(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都被迫“出圈”。

  • 中工时评:让更多优秀工人走上劳动教育课讲台

    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并且“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并且培养出“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人物

  • 战“疫”回忆录 | 董尚娟:“我们就是换个地方工作了几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医疗队尽锐出征,中医药人奋起战“疫”,中医全面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独特的战斗力让中医中药别样“红”。

  • 【地评线】江右时评:落日余晖下终迎黎明的曙光

    4月9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躺在病床上看落日余晖的老人康复出院了,出院时东院区院长为他颁发了编号为1399的“战胜者”证书,老人还电话告知陪他一起共赏落日余晖的上海援鄂医生,自己一切都好。

  • 【地评线】中安时评:凡人星火点亮人间大爱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城乡广大社区工作者同参与社区防控的各方面人员一道,不惧风险、团结奋战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发生以来,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在65万个城乡社区中甘当守门员、疏导员、跑腿员,用贴心、细心、暖心陪伴,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线”,守护万家灯火。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张鹏飞:一名士兵的战“疫”突击

    “它是不是像一只绿色的蝴蝶?”张鹏飞一边用操纵杆遥控30米开外的机器喷洒消毒液,一边转过脸来问。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