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快言快语-正文
微议
郑海鸥
//m.auribault.com2018-03-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非遗保护,应与时代同步

  「事件」2018年,我国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此后,任何市场、店铺买卖象牙及其制品都属违法行为。象牙雕刻等非遗项目同样受到影响。

  「点评」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项目受到严峻挑战,我们究竟如何看?事实上,回望历史,非遗的发展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琢磨、切磋、修正、补充、提升的过程。有的项目在特定的时代吸收时代养分不断丰富,有的项目则在某个时代丧失了基本生存环境或条件,难以存续而逐渐消失。中国的象牙雕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技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前,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化,某些项目使用保护动物制品作为材料的传统做法,显然已经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因此,虽然当前象牙雕刻等在内的一批传统技艺失去了存续和发展基础,但这非但不应让我们感到惋惜,反而让我们看到了非遗随时代流变的一贯规律,也看到了时代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无疑要为此点赞。

  文化要“走下去”和“走出去”

  「事件」今年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文化繁荣要求文化既要“走下去”,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服务,也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两者缺一不可。

  「点评」当前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文化扶贫有着扶志、扶智的重要作用,如果不能让广大老百姓懂得“艰苦奋斗才能获得幸福”,就难免会出现“我贫困我自豪”的扭曲认识,所以必须让文化来宣传、引导、鼓劲。一部《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代人,当前,扶贫一线需要更多这样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讲,只停留于书斋、迷恋于网络,势必也是不能长久的。当然,限于一隅、自娱自乐的文化发展也不可取。现在,国际社会都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文艺工作者正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走下去”与“走出去”相结合,就能真正描绘出一幅文艺发展的健康、繁荣图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