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学院致歉
新闻:8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2日晚,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向“因患癌被开除”的刘伶利老师家人公开道歉。道歉信称,“在没有掌握真实情况前,学院草率作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而就在我们与你们商议即将解决相关问题时,刘老师却不幸去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点评:不开除,或者开除决定很快被撤销,未必能留住刘伶利老师的生命,但至少可以让她体会到些许温情。
关于冷血,人们已经说得不少,我说点别的。道歉信里有一句话:“就在我们与你们商议即将解决相关问题时……”她病了,因为她病了开除不对,这么简单个事儿,有什么可“商议”的?改了就是。结果却拖到人死还没解决。
办领导批示的事儿,办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儿,可能都不过夜。但老师在他们“手心”上,拖着你也没脾气。当拖成为习惯,“拖死人”的事儿发生了。
■“不作为”锦旗
新闻:8月23日《法制晚报》报道,23日下午,四川省三台县给政府部门送“不作为”锦旗的当事人冯勇军的律师告诉记者,当地检察院对冯勇军作出不予批捕决定,冯已被释放。冯勇军表示,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会有这种(送锦旗)行为了。
点评:不予批捕,并不意味着刑事追究程序终结。案件被撤销还是继续走下去,等等看吧。
冯勇军是否构成犯罪,目前不好说,不合适是肯定的。但对他来说,问题多年解决不了,走这一步也是被逼急了。
这么说,不是为他辩护,更不是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干,而是想提醒有关部门、人员也想想:如果不想让百姓给自己送这种锦旗,应该怎么做?
■被害人谅解
新闻:8月23日《新京报》报道,自称被已婚并离异的男子纠缠,劝说对方复婚却遭殴打的女博士程某,将“追求者”勒死并肢解抛尸。程某一次性赔偿350万元,被害人亲属对程某表示谅解。法院认为,程某所犯罪行特别严重,依法应予惩处。鉴于程某能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得到被害人亲属谅解等情节,依法对其判处死刑,可不予立即执行,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程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点评:我并非重刑主义者,赞成减少死刑;我也同意,和毙了被告人“出气”相比,拿到350万赔偿,更有利于被害人亲属今后的生活。
但被害人亲属谅解成为保命的根据,可能导致这样的情况:同样罪行,有钱的被告人满足了对方要求,可以活下来;没钱的,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我有钱,所以我杀人可以不死”,当这样的因果逻辑成为事实,我们该如何向百姓解释其中的正当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