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要把握变与不变
毛建国
//m.auribault.com
2018-03-14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 更多 |
活化闲置文物,也是另一种文物守护。2017年岁末,随着《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的播出,文物变成了“网红”,博物馆也变成了“网红”。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业内人士的关切热点。(3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文物大多高冷,有点难以接近,“活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可2017年12月开播的《国家宝藏》,却让“正经到骨子里”的博物馆成为“网红”。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有一定的内因。
一种流行现象的出现,背后往往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博物馆成了“网红”,不禁让人想到一段时间以来,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节目全线走红。这些文化热点的产生,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与当代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潮流息息相关。让文物活起来,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风口期。
当然,在几枝出墙红杏背后,存在着“沉默的大多数”,有些博物馆陶醉于孤芳自赏之中。现在的问题,可能不是公众有没有欣赏文物的需求,而是能不能有效对接和满足公众的需求。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对待文物不能有古板的心理,但在推广文物的过程中,也不能放任消费主义,更不能走上“娱乐至死”的道路。近年来博物馆第一次大规模“吸粉”,来源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为什么吸引人,特别是吸引年轻人?沉淀其中的岁月静好,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启示我们,让文物活起来,有变也要有不变,变的是表达方式,不变的是文化气质。
目前,我国各级博物馆已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参观人数与日逐增,这是文化复兴的新气象。把握住变与不变的关系,采取现代化的表达,坚守文化人的气质,带来美好的体验,就能让文物活起来,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编辑:张苇柠
刘 晓:擦亮文化南京“特色名片”2014-08-11 |
文创炫技容易过犹不及2016-01-27 |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2016-03-18 |
文化创意改革激活馆藏文化“一池春水”2016-05-18 |
用科技和时尚激活博物馆文创产品2016-07-27 |
文在寅的三位前任与三场考验2017-05-26 |
文创产品如何打造现象级IP2017-05-27 |
给文在寅版“阳光政策”多点时间2018-01-12 |
为文创搭建更多对接资本的平台2018-01-29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