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让“赛道氛围”也成为上马的一张名片
陈华
//m.auribault.com 2017-11-13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昨天的上海,跑步爱好者们与这座魅力都市如约相聚,2017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收官。3.8万名参赛者面带微笑,用脚丈量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不少人在赛道边守候呐喊,更多人在朋友圈点赞、观看视频直播——立志打造“城市节日”的上海马拉松,引发“人”与“城”的狂欢。

  城市马拉松是著名的景观体育。通过独具匠心的路线规划,借助电视直播的方式,马拉松成为城市景观的展示窗口。从纽约、波士顿到伦敦、柏林,这些国际大都市共有的一个特点是,都有一年一度的马拉松赛。一项历史悠久、参与人数动辄数万的城市马拉松赛,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一张深入人心的“文化名片”。

  上海也不例外。迎来第22个年头的上海马拉松,以更合理的赛道设计、更漂亮的城市风光、更妥帖的服务保障、更温暖的细节打造,交出展现城市景观、打造体育文化的出色成绩单。

  追求无止境。连续五年荣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上海马拉松今年第一次进入全马时代,首度对“轮椅跑者”开放、让冠军选手给“最后一名”颁发奖牌等新举措,都显示上马已具备看齐“世界六大满贯”的气质。

  在竞争激烈的马拉松“江湖”,波士顿马拉松、柏林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纽约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组成的“六大满贯”,代表目前马拉松办赛和竞技的世界最高水平。跑遍“六大满贯”,是不少路跑爱好者的人生梦想。

  一些资深跑友体验过“六大满贯”后,会和国内直接比较,主流观点是:以北马、上马、厦马为代表的国内顶尖马拉松,在硬件方面已无限接近“六大满贯”,但在“赛道氛围”这个环节,进步飞速的国内马拉松还需追赶底蕴深厚的“六大满贯”。

  关于“赛道氛围”,需要看到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和自己比,以起始于1996年的上马为例,近几年办赛者欣喜发现,人们对于马拉松的态度有更加积极的转变:过去要请人来跑,现在名额难求全靠运气秒杀;市民抱怨声少了,叫好声多了;过去要组织拉拉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自发加油者;过去忽略的音乐站点、能量补给等接轨国际的细节,也在被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和国外“大满贯”比,由于中国马拉松文化传播时间较短、国人性格普遍内敛含蓄等原因,包括上马在内的国内马拉松赛事尽管一直在奋力追赶,但和“六大满贯”相比,确实还有距离。一场马拉松赛事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不是比赛规模有多庞大、参赛选手有多少,而是看观众有多少、欢呼声有多少。

  在大满贯举办的城市,马拉松往往不仅是一场马拉松,跑者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的人发自内心喜爱着它,城市居民变身世界上最热情的“主人”,自发在赛道边关爱每一个远道而来的跑者,或拿出自制的汉堡包提供“私补”,或打着手写标语加油呐喊,从不吝啬自己的鼓励赞美……那些普通观赛者对马拉松的态度和举动,更能证明这座城市接纳马拉松的广度,真正体现马拉松文化在一座城市融入大众血液的黏度。

  “上马”能成为城市名片,归根结底是这座城市的体育文化内涵:逐步让体育成为市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热爱这座城市的一个理由。据统计,上海人均体育场地已增至1.83平方米,经常参加体锻人口比例增加到42.2%,跑步是上海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申城努力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背景下,“上马”完全可以对标世界一流,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窗口,让体育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让上马的“软实力”变得“更硬”,不只是一个体育课题,而是一篇社会大文章。这需要更多人接受热爱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需要让运动文化浸润更多人的心灵,需要时间和文化的积累。更多人读懂马拉松的文化内涵之时,就是上海马拉松真正跻身世界一流“大满贯”之日。这一天,不会太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