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看微信“变脸”,莫忘热闹背后的研究者
邓辉林
//m.auribault.com 2017-09-2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更多

  当我们安享科技、创新带来的易于得到的快乐之时,莫忘了曾有人站在热闹背后,承载着“一群人的孤单”或“一个人的孤单”踽踽前行

  从9月25日17时起,细心的微信用户会发现微信启动页面背景图已经悄然改变。据腾讯公司介绍,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从之前的非洲大陆上空视角,换成了我们的祖国上空视角;之前的图片是美国宇航局向全世界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而现在的图片由我国自己发射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祖国全景”版微信启动图将持续至9月28日17时。

  微信启动图“变脸”,“刷”的一下映入每月数亿人的活跃用户眼中。新的图片因此成为“网红”,成为热议的焦点。但在热闹的背后,却有着一群耐住寂寞潜心研究的科研工作者。

  昨天一篇题为《微信“变脸”用了一秒 背后却是科学家15年的努力》的“爆款网文”披露,“风云四号”卫星从2001年开始预研,整个研制花费15年时间。中科院院士匡定波提出,应该发展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并搭载于“风云四号”,这种探测仪对于遥感领域红外光谱技术而言堪称一场革命。早先,美国、欧洲都朝着这种探测仪的方向努力,但到2006年,由于技术难度过大等原因,美国放弃了,欧洲也大幅调整计划。中国科学家们没有放弃,终于研制成功。我们的“风云四号”2016年底已发射升空,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已开始提供全球独家数据,但迄今为止美国的相关研发队伍尚未重新聚集,欧洲的仪器还要等到2022年才能发射升空。15年工作期,人生有几回?在世界级赛场,唯有中国科学家们15年“苦战过关”,此中艰辛不难想象;干的又是高精尖的科研工作,很难让外人理解,怎一个寂寞了得?

  在微信用户看来,微信“变脸”不过是换一张图片,这很简单,从中我们感到新奇和自豪,拥有了一份愉悦和快乐。再看看那一群托举“风云四号”卫星的科研工作者们,我们不难看出,正是耐住寂寞的研究者,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比如,在语言文字应用中,我们享受到的看似简单的便利,往往也得益于研究者们寂寞、艰苦的研究。如对于“做”与“作”的使用,语言学家吕叔湘提出:“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这一条对于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来说颇为实用的建议,其实是奠基于对大量语用现象的考察。商务印书馆的魏励提出了另一种建议:作谓语的动词都写“做”,固定的词都写“作”,“动词+作(做)”一律写“作”,在提出这一建议之前,魏励运用语料库方法做了语用上近于穷尽式的考察。很多看似简单、易于把握的结论背后,是研究者苦心孤诣甚或皓首穷经的研究。

  网上有句话:“热闹是一群人的孤单”,这句话用来形容大众生活的热闹、有趣与背后研究者的寂寞之间反差,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当我们安享科技、创新带来的易于得到的快乐之时,莫忘了曾有人站在热闹背后,承载着“一群人的孤单”或“一个人的孤单”踽踽前行。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