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规范农历,仅有“国标”还不够
李秀荣
//m.auribault.com 2017-05-26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发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首次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纳入国家标准范畴,填补了农历历法规范的空白。国标要求公开发行的日历产品必须包含公历和农历的日期对照以及二十四节气,符合标准规定的编排规则、计算模型和精度及表示方法,从而有效遏制内容错误的农历日历产品随意发行的无序状态(5月24日《北京晚报》)。

  给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制定一个国家标准,既有不可小视的历史价值,又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从历史价值上看,此举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农历是我国始于黄帝时代的传统历法,据说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农历是我国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从现实意义来看,不仅春节、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的假期与农历密切相关,我国农业生产、渔业生产、防汛抗洪等仍在一定程度上以农历为依据,海外华人也在普遍使用农历。为了维护农历的历史传承性,显然有必要制订农历的国家标准。

  而当下的农历编算和颁行存在乱象,不规范的农历日历产品层出不穷。据报道,某一年的不同日历显示当年的立秋时间不同,有8月7日(农历六月二十七)立秋,也有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八)立秋,让人摸不准节气。媒体记者广泛调查发现,在15本台历、挂历和近20部手机日历中,“7日立秋派”和“8日立秋派”几乎各占一半,同一品牌手机中的立秋时间显示也不相同。农历日历产品的日期编排,除节气时间有不一致现象外,一些重要传统节日也有不一致的情形,比如2013年的端午节就有不同的日期版本。

  混乱的农历日历产品,给公众造成了使用上的困惑与混乱。比如,一些老年人一直以农历生日做寿,习惯看农历定寿宴,结果竟然因为农历不准,定错了寿宴的日子。据说也有老人因为手头的日历将“农历二月三十”印入,而闹出了一系列笑话。本来农历二月没有三十,这本农历日历偏偏给印出一个“三十”,接着后面的编排都跟着错了,可以预见会打乱一些按农历行事的老人的生活。所以,作家迟子建等人曾经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对日历印刷的管理,尽快制订历书国家标准、规范历书内容,以保证我国民众能够得到真实、准确的标准农历。

  如今“农历国标”终于来了,明确了农历的编排规则、计算模型和精度以及农历的表示方法,同时规定了农历的颁行要求,诸如公开发行的农历日历应注明资料来源等。这无疑有助于维护国家历法应有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出台国家标准之后,其实还应该给日历及相关产品的印制发行设立一定的约束门槛。目前基本是任何有印刷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公开自行编制或复制农历日历,不仅容易造成错误百出,有些还成为宣传封建迷信的载体。规范农历日历出版,仅有“国标”恐怕还不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