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老街”的韵味
任飞帆
//m.auribault.com
2017-01-17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网上流传着一段话:“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街,人山人海,全是游客,以老街的名号以文艺的名义,千篇一律地卖着从义乌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和奶茶……”许多游客都深有同感。
当他们到一地参观时,除去历史人文景点和自然风光外,还要去当地特色的街市,吃吃当地小吃,体验下市井生活,再为亲朋好友买一些特产。而实际上,当游客们走进这条“闻名遐迩”的街道时,就会发现仿佛都一个模样:几间咖啡店,几家看起来就是集体批发的劣质手链,连吃食都不外乎奶茶、臭豆腐、烤鱿鱼。不仅如此,由于人流量大,公共设施破损,连建筑风貌也几乎被蚕食破坏。
就拿北京的南锣鼓巷来说。近800年历史的南锣鼓巷以保存完好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闻名,周边16条胡同内的历史文化遗踪、名人故居资源丰富浓厚,主街极具历史价值的万庆当铺遗址,北京内城“水准点”等等,都是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且独一无二的景处。正因为如此,就连北京本地人,也曾喜欢到南锣鼓巷里转转,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文化和生活气象。但是这样的景象并未持续,许多投资者看中了南锣鼓巷的巨大商机,纷纷在其中扎堆经营,租金和转让费用水涨船高,商家很难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自己的生意如何与老街相匹配,只能草草找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项目。如此恶性循环,老街无法发挥其文化观赏的作用,反而像是一个立体的商场平铺在街面上。于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听不到老北京胡同独特的叫卖声,品不到国粹京剧艺术,各式咖啡厅、文化酒吧、文创店,甚至宫廷奶酪几乎成了南锣鼓巷的代名词。不仅仅是南锣鼓巷,许多有着丰富历史的老街、古街都有类似的情况。有些老街为了吸引游客,方便商铺,甚至拆除了真正的文物,然后再画蛇添足地予以装修和粉饰。那些具有厚重文化信息的历史遗迹被同质化的“创意”店所覆盖,其独有的气质已经面目模糊,泯然众人矣。
正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城市化建设如此迅速的当下,一条保存良好,且充满当地烟火气的老街,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活态文化载体,更是游子们心中的一份牵挂,一个念想儿。让“来者可观鉴,往者可追忆”,是一条老街存在的重要价值。我们惊喜地看到,去年“五一”小长假之前,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希望能够控制人流量。2016年年末,南锣鼓巷的门脸、外立面进行了全面“换装”,低端和无证小吃被关闭或转型,经营店面也预计会从年前的235家减少至154家。在新的一年也许南锣鼓巷依然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相信会找回些许属于老北京的京腔京韵。
每个城市都有无数条街道,有时一处名人故居,几片风情建筑,哪怕是一间不起眼但味道很好的特色小馆,都能让人记住那条街的名字,就是因为这条街有自己的特色。当下每个城市最著名的老街也都是因为融合了历史的记忆和当地的特色才保留下来。如果没有抓住老街的特点,只是一味从商业的角度开发,变成了批发“流水线”一条街,不仅破坏了老街本身的韵味,更是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的杀鸡取卵。
当他们到一地参观时,除去历史人文景点和自然风光外,还要去当地特色的街市,吃吃当地小吃,体验下市井生活,再为亲朋好友买一些特产。而实际上,当游客们走进这条“闻名遐迩”的街道时,就会发现仿佛都一个模样:几间咖啡店,几家看起来就是集体批发的劣质手链,连吃食都不外乎奶茶、臭豆腐、烤鱿鱼。不仅如此,由于人流量大,公共设施破损,连建筑风貌也几乎被蚕食破坏。
就拿北京的南锣鼓巷来说。近800年历史的南锣鼓巷以保存完好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闻名,周边16条胡同内的历史文化遗踪、名人故居资源丰富浓厚,主街极具历史价值的万庆当铺遗址,北京内城“水准点”等等,都是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且独一无二的景处。正因为如此,就连北京本地人,也曾喜欢到南锣鼓巷里转转,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文化和生活气象。但是这样的景象并未持续,许多投资者看中了南锣鼓巷的巨大商机,纷纷在其中扎堆经营,租金和转让费用水涨船高,商家很难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自己的生意如何与老街相匹配,只能草草找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项目。如此恶性循环,老街无法发挥其文化观赏的作用,反而像是一个立体的商场平铺在街面上。于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听不到老北京胡同独特的叫卖声,品不到国粹京剧艺术,各式咖啡厅、文化酒吧、文创店,甚至宫廷奶酪几乎成了南锣鼓巷的代名词。不仅仅是南锣鼓巷,许多有着丰富历史的老街、古街都有类似的情况。有些老街为了吸引游客,方便商铺,甚至拆除了真正的文物,然后再画蛇添足地予以装修和粉饰。那些具有厚重文化信息的历史遗迹被同质化的“创意”店所覆盖,其独有的气质已经面目模糊,泯然众人矣。
正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城市化建设如此迅速的当下,一条保存良好,且充满当地烟火气的老街,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活态文化载体,更是游子们心中的一份牵挂,一个念想儿。让“来者可观鉴,往者可追忆”,是一条老街存在的重要价值。我们惊喜地看到,去年“五一”小长假之前,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希望能够控制人流量。2016年年末,南锣鼓巷的门脸、外立面进行了全面“换装”,低端和无证小吃被关闭或转型,经营店面也预计会从年前的235家减少至154家。在新的一年也许南锣鼓巷依然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相信会找回些许属于老北京的京腔京韵。
每个城市都有无数条街道,有时一处名人故居,几片风情建筑,哪怕是一间不起眼但味道很好的特色小馆,都能让人记住那条街的名字,就是因为这条街有自己的特色。当下每个城市最著名的老街也都是因为融合了历史的记忆和当地的特色才保留下来。如果没有抓住老街的特点,只是一味从商业的角度开发,变成了批发“流水线”一条街,不仅破坏了老街本身的韵味,更是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的杀鸡取卵。
编辑:张苇柠
余荣华:如何守护乡愁2015-01-22 |
杨鑫宇:台北如何让老房子焕发生机2015-11-11 |
“互联网+乌镇”带来惊喜更传递启示2015-12-17 |
“互联网+乌镇”带来惊喜更传递启示2015-12-17 |
缺乏“法治动作”,地名保护能走多远?2016-03-24 |
中国文化的地标——朝内1662016-04-08 |
“洋地名”泛滥根子在文化的不自信2016-04-11 |
快评论2016-06-03 |
保护古村落刻不容缓2016-06-28 |
应打一场恢复胡同原貌的重大战役2016-08-12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