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用紫砂壶讲述中国故事
陈子光
//m.auribault.com 2017-01-10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我出生在江西农村,13岁便失去父亲,失学后母亲带我开荒种菜。手起了血泡我不想挖时,母亲说:“儿呀!做人一定要踏实勤奋,冬有萝卜、夏有蔬果,你一锄头挖下去才有一锄头的收获!”后来,我自学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母亲朴实的话语成为了我做人做事和实现艺术梦想的航标灯。

  中国人爱喝茶,好茶还需好壶泡。作为中国传统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经数百年传承与发展,如今已不仅是冲茶器皿,更是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在这么多年做紫砂壶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一诗一壶一茶,一念一悟一禅”。2010年开始,我潜心三年创作完成了《百壶百味》,用100把壶描述中国的100款名茶,作品结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3年开始又用三年时间创作《百家姓壶》,其中陈姓壶和汤姓壶,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金奖。一壶讲一个姓氏故事,一个故事表达一份情怀,一份情怀述说一壶心曲。比如,曾姓壶,以传统的“僧帽”壶型创新而来,“僧”去单人旁为“曾”,盖钮是用翡翠雕的玉猪,讲述“杀猪示信”的故事,传递诚信理念。再比如郝姓壶,讲述“郝隆晒书”的故事,晋朝有个习俗,每年夏天大户人家都会把金银珠宝、皮草放到院子里晒一晒,郝隆是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者,他却躺在院子里晒肚子,“你晒你家中的衣帛,我晒我肚子里的书本!”壶身刻下这个故事,寓意与人比财不如比美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表达对中国梦的理解,我做了三把紫砂壶。第一把壶有感于反腐败新气象,用宜兴的黄金段泥,以竹子的造型来制作,因为竹子有七德:正直、奋进、质朴、虚怀、善群、有担当、卓尔不凡。第二把壶聚焦“两个一百年”目标,盖钮的“100”寓意人无完人,我们的国家虽然还不是百分百的完美,但是我们要有追求100分的精神面貌。第三把壶取名“龙行天下”,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铭记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要骄傲地行走于天下。

  “匠于心,精于艺”,精益求精于工匠精神,技巧必融入文化艺术。这样,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工匠技艺上,赋予紫砂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从而带着工匠精神跨入艺术的境界。我还将要开始创作56把壶,一把壶代表一个民族,象征中华民族56个民族大团结。接下来还要做《儒学百壶》、《道家百壶》和《佛说百壶》,要完成这356把壶,工作量已经排到70岁了。我的艺术梦想就是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艺术创作中去。

  “千古功名一杯泥,雅韵由待后人评”。从事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必须以一颗虔诚、敬业的心,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学习,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去创新和发扬,而不是玩噱头,标榜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文人的底线和风骨。惟其如此,才能创造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使中国的紫砂壶充满人文和诗情画意,从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作者为广东深圳知名艺术家)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