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春晚,要新面孔更要“硬”作品
吴为忠
//m.auribault.com 2016-11-24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语言类节目是央视春晚三大艺术板块结构中很重要的一块,也是令每届春晚的总导演最煞费苦心的一部分。这似乎成为衡量春晚是否获得观众好评的一把评判标尺。

  离鸡年春晚拉开大幕还有一段时间,近日,语言类节目已进入首次审查,报道中披露的一个信息,是大量喜剧新人参与其中,表明央视春晚正在加大对新人的发掘力度。

  从参加初审的新人名单来看,新人也不新了。高晓攀和尤宪超已经登上过春晚,而受邀的孙建宏在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中获得过首届总冠军。他们在观众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人气。

  如今,喜剧之红火更在电视屏幕。喜剧综艺节目已成为各家卫视争夺收视率的拳头产品,不惜花巨资请喜剧明星当导师坐镇,作为押宝的台柱。像郭德纲、宋丹丹、冯小刚和影视明星吴秀波,都成了香饽饽。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火爆后,浙江卫视也不甘人后,开办《喜剧总动员》。

  无论喜剧综艺还是喜剧电影,红火的背后折射出身处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工作压力之下,人们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解压渠道。当喜剧创作成了一种“快餐文化”的“刚需”,也便消解了喜剧作品应有的更深层文化内涵,在荧屏上呈现为只有“笑果”,而缺乏笑过之后的回味与思考。“真正的喜剧标准,是看它能否引起含蓄的思想的笑”,要达到这一标准,需要对生活的洞察与思考,这正是当下喜剧作品所缺乏的。现在的喜剧小品给人一种“挠痒痒”的感觉,把幽默这一艺术形式沦为江湖卖艺的杂耍。一周一批新作的速成,过多依靠“抖机灵”仓促上阵,让喜剧创作很少有“沉下心”的环境和心态,当艺术创作规律难以得到恪守,庸常与低俗之作的出现,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观众对于春晚有一个心理期待,这个期待倒不是一味地强调提携新人,而是更看重喜剧小品的质量。时下,“老面孔”逐渐离开了观众的视线,能承担挑起重任的新人暂时也还没有出现。哈文一直重用的“开心麻花”尚能给观众带来一点惊喜;相声界也有像岳云鹏和孙越、苗阜和王声、曹云金和刘艺等一批受到观众喜爱的新人。但没有过硬的喜剧作品,也难以支撑这些新星成就大家之路。就以现在很红的岳云鹏为例,一到关键时刻,这位新星不免还是拿“五环”这一段子来招笑,给人“入不敷出”的感觉。

  小品原是艺术院校考试的项目,一般由监考老师当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的作品《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晚会,岳红、丛珊等学生们表演朴实、诙谐,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从此央视春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后来,涌现出陈佩斯、朱时茂、宋丹丹、黄宏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和一批优秀小品,至今一再回放,仍觉有看头、有味道。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如同书法艺术,越是笔画少的汉字越难写好一样,对于看似简短的小品也是一样的道理。正因为短小,稍纵即逝,容不得一点赘言和废话,还要经得起剧情合理性的逻辑推敲,所以创作一个优秀的小品,并不容易。

  近年来,人们批评央视春晚中“钉子户”太多,考验着央视春晚如何对外“开门”。新一届春晚,改变“老面孔”一统天下,是央视的谋求突破之举。不过,凡事都有两面,“起用新人”而弃用“老面孔”,可能赢得观众,却未必那么容易赢得。春晚好不好看,不是看脸的“新”与“老”,而是要看节目水准的“高”与“低”。这是硬道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