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万圣节到了中国,早已没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它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举办化装舞会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把万圣节过得像“狂欢节”,把圣诞节过得像情人节,情人节又过得像儿童节。
近日,西方传统的“万圣节”着实在国内受到热捧:网上出现各种过节攻略、年轻人乃至孩子兴致勃勃地制作南瓜灯……一些幼儿园很早就开始组织孩子过万圣节,同时有家长担心,这样的风气会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也有专家表示,热衷洋节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新闻网11月1日)
热衷洋节就“缺乏文化自信”吗?有人会认为专家过于“较真”,有人也会批评专家曲解了西方文化。关于西方节日的价值争论已持续了多年,问题在于,即便在反复争执的情况下,人们也依然过“洋节”。在这些西方传统节日趋“中国化”的背后,是文化的交融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看待万圣节,不能仅以“缺乏文化自信”简单定性。
站在专家的角度,认为万圣节所传递的文化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负面影响,这种立场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万圣节的主题是鬼怪和惊悚。
但是,万圣节到了中国,早已没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它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举办化装舞会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把万圣节过得像“狂欢节”,把圣诞节过得像情人节,情人节又过得像儿童节。从整个文化互通层面来看,这种节日气息越来越浓的状态,是社会心态转型的必然,往大了说是传统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体现,往小了说则是人们心理接受程度的提高。
其实,不管我们如何争议,最终还是要回到呵护孩子身心成长上来。专家的担心,无非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庇护,但这种庇护有时也会演化成一种文化保守。中国人在文化上普遍是比较腼腆的,借助万圣节这样的节日,很多中国人终于又找到一个情感宣泄的途径,忙碌的人们能够找到一处心灵“港湾”,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节日获得了童年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夏 天:漠视版权何来“头条”2014-06-06 |
李新玲:“千人计划”的专家该如何退出2014-08-19 |
钟 声:瞩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2015-02-12 |
净化互联网空间 守护青少年成长2015-06-01 |
净化互联网空间 守护青少年成长2015-06-02 |
“无人超市”试验可以,不能当作信用测试2015-06-08 |
服务,是一种“心”活2015-06-08 |
司马童:别用“襁褓思维”看待“贷款剁手”2016-01-05 |
别用成人眼光看“坏”孩子2016-01-08 |
“赏樱不文明”也别太轻信2016-04-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