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让网红粗口收声,不能说就是棒杀
耀琪
//m.auribault.com 2016-04-19 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 更多

  日前,网上非常火爆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为主持人时常爆粗口,被勒令整改。根据群众举报和专家评审结果,广电总局要求该节目进行下线整改,在去除粗口等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审核通则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

  靠着犀利的吐槽、滑稽夸张的表演,“Papi酱”成了2016年最火的网红,随后受到资本关注,收获基金领投的1200万融资。在被估值上亿元后,引爆互联网,甚至被认为是内容创业的典范。随着“Papi酱”的爆红,网红热潮兴起,依托着庞大粉丝为基础的网红们,被推上资本的风口。

  “Papi酱”以短视频“吐槽”的方式,竟然收获一众网民青睐,令其在粉丝数量上一举超越许多当红热门明星。可以看到,主人公在看似随意随性的背后,有着相当强的演艺专业功力、拍摄剪辑能力和敏锐表达力。相对于网络看客来说,创意制造者只要有足够的想法,有足够的跟进热点,再加上天生颜值,便有了娱乐大众的资本。“Papi酱”的成功,既有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也和个人禀赋有着很大关系。

  当然,文化形态注定是多元混杂的。在一部分人眼中的创新美食,在另一群人看来可能就是毒草。

  有关部门对“Papi酱”的处理,来自于“群众举报和专家评审”。这虽不代表所有年龄层的判断,却也符合社会中大部分群体的价值观。尤其对有一定年龄、学识和修养的人士来说,“Papi酱”的演绎几乎毫无营养可言,更别说深刻内涵和道德启蒙了。更重要的是,她的美式、中式、网络式骂街横飞,某些内容甚至已经触及管理部门的底线。

  说到底,只要微信公号承认自己是自媒体,它便具备了向所有人广播发布的功能。那么由广电总局对视频产品进行色情、粗俗、暴力、恐怖等方面的审查,便合情合理了。如若“Papi酱”只有几千粉丝,难以“兴风作浪”,或许可以逃离监管的法眼,可当她的名号比××TV更有号召力的时候,受到适当的监管当无可置疑。

  如今的“Papi酱”已经具有了江湖地位,那么就要从野生状态转入规范运作。其实,公众在获得“Papi酱”娱乐的同时,确实未必一定要听到国骂,才能收获娱乐感。同时,只会在骂街上饶舌,即使不被禁止,也很难说有多高明,能走多远。仅仅把网红大发展锁定在颜值、骂街、情色和吐槽上,如此的“知识财产”也是低端得很容易被取代和埋没的。

  可以预见的是,类似“Papi酱”等一批网红,今后会用更加巧妙的方式来规避禁忌,更好地娱乐大众。至于纯靠骂街等极端表现力来走红,也会受到更多的约束。这对毫无顾忌、浮躁粗野的网红表达模式来说,其实也并无坏处。毕竟即使广告商投放广告,也要掂量品牌形象,估摸主流人群的感受。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