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助图书馆搬到其他地方了吗?”日前,在广州天河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突然发现,路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见了。记者走访发现,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原有的3台自助图书馆确实已不见踪影。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区某政府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4月6日《新快报》)
据了解,2012年,三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分别“落户”天河区华新社区附近的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当时,新快报记者曾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该自助图书馆开通4个月有近千人成功办理读者证,图书借阅量达到5000次。自助图书馆是24小时不打烊的便民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重要补充和服务延伸,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起到了恰当独到的作用。然而随着合同期满,都被撤掉了,推测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一是年租费用高。一台自助图书馆“年租”8万元,13台一年就得104万,这笔款如果由天河区某政府部门自己出资,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是自助图书馆的管理不力。实际中,确实存在一些自助图书馆效益不好的情况。在文冲地铁站附近的街头,有一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点,三层的书架上塞满了各类图书,读者借还书的操作屏幕上已沾满灰尘,“图书ATM”身上挂满各式“牛皮癣”广告。有人为了避免单车被雨淋,干脆将车锁在带遮雨棚的服务点里面。馆前人来人往,却少有人驻足“光顾”。
三是服务不到位。在游客络绎不绝的文化公园里,也有一台出自同门的自助图书馆。书架上的图书满满当当。新快报记者体验了一把借书服务,办证挺快,借阅免费,唯一的问题是查询系统出了故障,上班时间拨打服务热线,始终无人接听。还有自助图书馆的图书不能及时更换,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
但我们也能看到,自助图书馆也有繁荣的一面。新快报记者在白云万达广场内的服务点见到另一番景象。或许是商场人流密集的原因,既有读者前来挑书借书,也有路过的年轻人跃跃欲试。从书架上只剩近半的图书可以发现,该自助图书馆并不缺人气,图书借阅量也较高。还有一些少儿图书非常受欢迎。记者还了解到,由天河区相关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到期被撤掉的同时,提供该服务的公司在深圳的自助图书馆数量却超过了300台。
自助图书馆不能来去匆匆。为民的事业,不能带着“功利”而来,收获了“名利”就让其退休,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都是走的这个套路。因此,自助图书馆的设置、布点,都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科学安排,随着情况变化机动调整。对图书的服务,更要精细化落实,要体现自助图书馆的补充功能和个性化服务特点,要能形成相对电子阅读、图书馆阅读的比较优势。并要多层次筹集资金,压缩成本,保证自助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和良性上升态势。
广州日报:女排精神也有代沟2009-09-15 |
法制日报:社会诚信需要政府“南门立木”2009-09-15 |
法制日报:社会诚信需要政府“南门立木”2009-09-15 |
广州日报:女排精神也有代沟2009-09-15 |
司马童:“撑伞读书”还应看到什么“热”2015-08-04 |
自助图书馆为何变成午休房2015-08-18 |
司马童:图书馆要“读相”还是要“睡相”?2015-08-18 |
自助图书馆需要走出流俗2016-04-07 |
自助图书馆 该不该打烊2016-04-07 |
自助图书馆的来去不能悄然发生2016-04-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