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农村新春“豪赌”背后的文化缺失
堂吉伟德
//m.auribault.com 2016-02-15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一年打工存不了两万元,没想到过年几场牌就输掉一大半——春节期间,安徽省的一些农村青年向记者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2月14日《新华网》)

  豪赌的原因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没有其他消遣方式作为替代的情况下,赌博就可能成为一些人过节的方式。二是功利社会之下的攀比之风,要面子思想已然泛滥成灾,从人情往来到赌场气质,从而让赌博如同不断膨胀的气球一样,随着最后的破败而惨淡收场。很多人辛苦了一年,却在数天内将血汗钱输得精光,这个节日过得如何,就不难想像。

  为什么会产生赌博现象?其实还是价值迷失下的风气趋恶。赌博似乎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毒瘤,久而久之日变得越来越严重。2014年1月13号在贵州的凯里的一个村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爆炸案,伤亡非常惨重,15人死亡,8人受伤。爆炸地发生的地方是村里的一个赌博点。在这些被抓获参赌人员中,不但有男有女,而且各年龄层的都有,其中最小的只有十九岁。

  虽然参与赌博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是,生活上比较空虚。可以说,越穷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普遍,山区重于平原,农村甚于城市。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虽然物质不断丰富,然而文化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少之又少,与农村的空心化相比,则是基层文化供给与满足的空心化。那些手头越来越富裕的农民,在满足了口腹之欲后,不断升级的精神文化生活却无人问津,即便是一些政策性的项目实施,也未能做到精细化和细分化,给予他们的供给侧相当弱化,从而导致他们有深度的被遗弃感。

  在正当性需求无法满足,而高大上的渠道又无以畅通的情况下,黄赌毒现象就必然会占领高地,成为主流并腐蚀人的精神追求,异化人的行为方式。为什么这些回乡的青年会陷入赌局,一句话“无事而生赌”。因为没有其他的方式和载体,满足他们休闲的需求,打发他们空虚的时间,那么走上赌桌就几乎难以避免。虽然有广场舞之类的群众活动,不过小众化和特定化很难起到普及的作用,也无以满足其他群体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针对节庆时间,返乡农民工人数较多,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落实一些举措,才能起到预防新春“豪赌”现象的产生。

  其实,近年来,春节成春劫的众多因素中,赌风日盛无疑是文化变异的注脚。除了吃就是喝,除了喝就是赌,传统的春节文化在方式的变异下,已然变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就在于过节的方式与时俱进中,没有做到去粗取精,更没有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赌风的四起,豪赌的产生,本质上还是在三个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短腿,人的精神变得空虚而无寄托,从而给了赌博最好的生存空间。因而,若不能从文化层面去审视,那么农村新春“豪赌”的个体之痛和社会之忧,就始终难以得到解决。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