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校竞相改名,更要苦练内功
蒋??
//m.auribault.com 2017-11-0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广东、山东、上海、安徽、河北、广西以及云南等省份先后公示了申报升格、更名和转设的26所高校名单。海南、江苏、江西、重庆、湖北等省份也不甘落后,相继发布了今年设置高等学校的有关公示,共涉及12所高校。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后注意到,截至发稿之前,已有十多个省份陆续加入高校“改名”大潮,共计38所高校。(澎湃新闻)

  如果说过去特定阶段,高校密集更名尚且可以理解为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时至今日13省份38校加入改名大军的“盛况”,就需要予以重新的理性审视了。在当前语境下,部分高校校名的更迭,已然超越了教育的本义,而衍生出不少利益算计。

  高校为什么如此着迷于更名?多数当然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并且需要谋求更好的发展。但也不乏一些高校,是希望通过更名来获得更多的资源、招收更好的生源、制造更亮眼的“政绩”。而为了成功升格、改名,各个高校所采取的操作路数也大致相同,比如说新设学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延揽高学历师资等等……然而,这种为了迎合相关更名规定而对学校进行的突击性、跃进式“改造”,也容易出现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如一些高校虽然通过了一系列指标考核,但却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准的提高。

  有多少高校千方百计谋得大学之名,却依旧没有大学之实?又有多少高校不遗余力换了个响亮名号,却仍然难以获得应有的办学声誉?说到底,高校的发展和演进自有其内在规律,这需要学科的积淀、需要优势的累加,更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一些高校尽管可以拼凑软硬件,却终究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的跃升。

  高校改名大潮一波接一波,这的确与相关“游戏规则”设计不合理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还在于一些办学者自身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一些高校的管理者,总觉得“学院”比不得“大学”光鲜亮丽,所想的不是将自身的优势学科做精做强,而总是对构建大而全的综合大学心心念念。若习惯以功利态度去推动高校的更名,从长远看来恐怕会得不偿失。

  正常的更名可以有,但也要警惕一些高校更名脱离于高校的教学实际。对于高校办学而言,与其在追逐更名的道路上狂奔,不如沉下心来,在办学特色、教育质量上苦练内功,高等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实现内涵式发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