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方位与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科普自然也不例外。进入新时代的科普必将有一番新气象,服务美好生活或者说“生活化”,应成为其关键词。
所谓“生活化”,主要是指着眼于让生活更美好、更便利、更智慧的目标,把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内容作为科普的重点。人类发展史表明,人们生活品质的每一次实质性提高,都与科技进步有很大关系。但科技进步能否转化为真实的美好生活,又与社会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人们走近科技的桥梁,科普对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满足美好生活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科技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对生活的改变越来越深刻,使这种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翻一翻报纸或点击一下新闻网站,我们会看到,“滴血验癌”的进展广受关注,“临终关怀”之痛令人唏嘘,“基因检测”热议不断,“3D打印”吸人眼球,“共享单车”屡成话题……环境治理、人工智能等呈持续升温之势。稍微细心一些,我们还会发现,关注这些科技领域的热点现象或话题的,并非只有科技工作者或科学爱好者,普通大众对此也抱以极大热情。由此可见,科技改变生活,不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且是普遍的心理诉求。而上述以科技为名的现象或话题,所反映的也不仅是单纯科技的问题,本质上是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可以说,在中华大地上,科技与生活的交融交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难分,科技与每一个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息息相关。也正因这样,科技话题才具备了成为社会热点的心理基础。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心理诉求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因,但同时也要看到,与科技改变生活的强烈诉求相比,我国民众目前的科学素养是很不匹配的。这不但体现在科学精神尚未在全社会广泛普及,而且表现在人们对新科技成果及其社会意义的了解经常不够准确。或者说,我们的社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在以一种并不科学的方式期盼着科学为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互联网、生物技术等与人们生活关系特别密切的新兴领域,更是如此。这不但不利于科技本身的发展,而且为那些打着“新科技”“新理念”幌子的骗局或谣言打开了一道心理缺口。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一滴唾液十分钟内查出癌症,吸引了不少拥趸。又如,有的机构把所谓基因检测当作算命神器,以健康检测为名,牟取暴利,再如,一度在网上刷屏的性早熟食物黑名单。这些似是而非的新事物之所以能获得一时的追捧,就与钻了此类心理空子有很大关系。
正反两方面事例都指向一个道理: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深度介入生活的今天,加强和改进科普工作,既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内在诉求。因此,面对新时代,不妨让科普的生活气息再浓郁一些,推动社会成员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科学精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科技,以及科技对于生活的真正价值,让新的科学知识成为新时代的生活常识,这样,美好生活的图景将更加丰满,根基更加坚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