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节粮教育关键在学校和家长
佘 颖
//m.auribault.com 2016-06-23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些孩子浪费粮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放松了,在于家长纵容了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节粮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一次节粮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和节粮教育活动。笔者认为,这项活动很有必要。

  截至2015年底,我国在校中小学生合计近2亿。中小学生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出现,节粮意识远未普及。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5万颗米粒,这2亿学生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40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46万公斤大米。若以去年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65.5公斤/亩计算,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开发良田3994.5亩。在耕地红线紧绷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曾有媒体做过统计,某高校一顿饭至少扔500斤食物。中小学校粮食浪费的情况,也不会太乐观。中国人自古就倡导节约粮食,孩子从小就会背“锄禾日当午”,为什么中小学乃至高校学生的粮食浪费现象还如此严重?

  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小朋友在幼儿园很少浪费饭菜,哪怕在家习惯剩饭剩菜,在幼儿园通常也会吃得盘子光光。因为老师会有意识地教孩子不浪费饭菜的儿歌,吃饭时会看着孩子把饭菜吃光,而且孩子看周围的小朋友都不剩饭,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剩饭了。

  所以,一些孩子浪费粮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放松了,在于家长纵容了。现在孩子是家里的宝,只要孩子想吃,家长就买,剩再多也不在乎。久而久之,造成挑食、浪费的孩子不在少数。进入中小学后,学校的关注重点又在考分,对节约粮食的要求也放松了。

  因此,节粮教育活动应该一手抓学校教育,把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明确校长是节粮教育第一责任人,并把节粮纳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考核;一手抓家庭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带头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监护人责任,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校和家长双管齐下,应该能共同营造节粮氛围。

  现在的学生,刻板的说教已经难以让他们接受了。应该通过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比如举行主题班(团、队)会等活动,并让学生通过劳动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从长期来看,还应该着力构建节粮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各校要结合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节粮教育活动,编制学校年度节粮计划及班级、学生节粮考评办法。同时,也要改善饭菜口味、合理设定饭菜数量,让学生们吃得好,吃得下。

  其实,不仅是中小学和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浪费现象同样严重,家庭餐桌上的浪费也不容小觑。希望借这次中小学节粮教育活动的机会,在全社会共同营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良好氛围,为国家开发更多无形良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