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把属于科学家的权力还给科学家
关注“科技三会”系列评论之二
唐 华
//m.auribault.com 2016-06-02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更多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5月30日上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强调,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科学研究有时候就像探险,是基于现时科学技术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因为研究对象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所以需要科学家有对未来科技、生活场景的丰富想象力。所谓,只有敢想,才能敢干。不曾设想过的目标,实践中也一定无法抵达。

  不喜欢科幻小说的人,总觉得里面的东西都是“鬼扯”,不值得一看。而事实上,所谓科幻,就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对未来世界想象力的体现。君不见,很多早期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如今已经照进现实;现在的很多科技产品,是百年前的人类难以想象得到的。因而,基于科学理论的合理想象并非是痴人说梦,觉得它荒谬,更多是因为现时科学技术的羁绊。

  因此,充分调动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潜力,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他们“天马行空爱幻想”,不放过每一个如流星般划过脑际的奇思妙想,结合现有技术和发展趋势认真论证,即便以目前的技术无法达到也不轻言放弃。

  给了科学家“幻想”的权力,也就意味着要给予他们在科研活动中更大的自主权。既然思想的火花只存在于当事者的脑海中,“难为外人道也”,那为此付诸的研究活动也一样不可能获得每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科学家的每一步都被条条框框束缚着,恐怕不少有可能震惊世界的科学成果还未面世便“胎死腹中”了。

  另外,科研工作是一项肉体和精神上的“苦旅”。有的人靠着伟大发明一夜之间声名远播、名利双收,但也有人穷尽一生却始终徘徊在黑暗的世界里,找不到光明的彼岸。所以,科研工作不应片面强调“回报”,更不能用“限期完成”之类的枷锁罩在科学家的身上。虽然科研仍然是“以成败论英雄”,但没能取得预期目标的科研活动也为科技进步积累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同样作出了宝贵贡献。

  不过,现实当中,总有乱伸的权力之手,总有人喜欢插手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为保证正常的科研活动不受外界干扰,防止“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形出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这种权力要体现在职务上,以保证一线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决定研究方向、经费使用和其他资源的合理调度。

  把属于科学家的权力还给科学家,放他们在科学的草原上纵情驰骋,在科学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都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于科学家来说,应该变成“梦想是必须要有的,有梦才有希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