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月22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正式启动。这一次的学科评估和第三次学科评估相比,有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希望引入A类期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导致这个刚刚出台的变化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应用就被叫停了。
其实,哪里有评估,哪里就有争议。比如于1986年开始的英国官方的高等教育科研评估,尽管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却也一直在争议中进行着。对英国科研评估的争议大到最终连名字都改变了,从一开始的“科研评价体系”变成了现在的“卓越研究框架”。新的“卓越研究框架”在2006年就提出来了,并经过7年多的不断研究、讨论与试测后,在2013年开始正式替换原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在“卓越研究框架”替代“科研评价体系”过程中,一些改革做法和目前我国学科评估“A类期刊”出台又被叫停一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复。
现在,“卓越研究框架”已经正式运作,评估结果也出来了,如果查找相关的新闻评论与学术论文,可以发现依然有很多著名学术机构、学术大师站出来批评“卓越研究框架”的改革措施。比如“上帝粒子”之父、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彼得·希格斯就炮轰了“卓越研究框架”。
如何更好地评估科研成果的质量,一直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这个评估方异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第三轮评估时,评估学术论文的质量,主要是看进入某个索引文献数据库的论文及其他引量。而在第四轮评估时,希望引入A类期刊,也是不同学科的很多学科专家共同提出的改进建议之一。遗憾的是,这项改进建议刚一出台还没有实质实施,就被紧急取消,详情可参见2016年5月6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出的《关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补充事项的函》。上述行为一方面可以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从善如流,另一方面这么急促的反复也的确让该中心略显狼狈。
在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英国官方科研评估从“科研评价体系”到“卓越研究框架”转换的两个小插曲,希望有助于我国学科评估或者类似科研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其一,与“科研评价体系”相比,“卓越研究框架”的一大变化是引入文献计量指标。一开始“卓越研究框架”是希望完全将原先的论文同行评议变为纯粹的文献计量,从而减少评估工作,缩减评估机构,节省评估花费,当然也希望减少同行评议带来的争议。2007年11月,英国科研评估的主办方针对这一改革动向进行了第一次咨询会,提出要使用文献计量取代专家评估,并将此作为“卓越研究框架”的主要评估指标。然后,在2008—2009年,对文献指标的使用进行了试点试验,并将试点试验的报告对外公布;报告最终认为由于不同学科的代表性不一样,文献计量方法在目前尚未成熟到足以全面推广。根据试点试验结果,2009年11月,主办方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咨询会,最终确定了在被评估单位提交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基础上,采取专家评议为主、以文献计量分析为辅的方案。
其二,为了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在科研过程中注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促进,“卓越研究框架”提出需要对科研的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影响”指标体系。2010年,主办方针对“影响”评估进行了试点试验。经过一系列的研讨与试验,2011年3月,主办方最终决定了对科研的“影响”进行评估、并且确定了如何对科研的“影响”进行评估。考虑到试点试验的结果,主办方在最终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将“影响”的比重由原先设定的25%下调为20%.
可见,英国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评价是一个严谨而持续的过程,主办方在过程中不断对评估进行反思与完善,每一个大改革都是经过多方研讨与试点试验的验证后才最终予以实施的。从“科研评价体系”到“卓越研究框架”,无论是对科研社会“影响”的评估,还是文献计量法的引入,每个大变动都需要多次研讨会、咨询会、试点试验以及向公众发布报告、收集意见后修改完善,才最终落实。
因此,我国的相关评估应该向英国的科研评估制度学习,邀请多方参与评估改革,并将整个过程透明化处理,谨慎小心地不断完善评估制度;而且还要建立起评估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将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反馈给评估组织者,以便让评估组织者更好推进评估技术的修正和完善。
非升即走清华错了吗?2014-07-29 |
吴学安:科研经费管理不能是专家自说自话2015-02-13 |
人民政协报:何时冷板凳也能安然坐得?2015-03-20 |
盛若蔚:人才政策要放开手脚2015-07-14 |
王传合:上海交大开“绿灯”,切忌盲目跟风2015-08-11 |
刘大山:论文造假源于科研评价体系失范2015-09-18 |
缪 青:提升学术质量需创新科研管理2015-10-20 |
刘根生:成果导向,引领科研勇于“钻厚木板”2015-11-10 |
蒋建科:论文就像GDP别看太重2015-11-20 |
少羡慕一鸣惊人 多反思科研导向2016-05-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