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日上午8时左右,肥东一高二女学生坠楼,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有人曾见过她留下遗书,称“太累了”。目前,辖区警方已经介入调查。(4月20日中国新闻网)
一个花季女孩,留下“太累了”的遗书,而后从宿舍楼一跃而下,最终永远离开了人世。女孩是否患有诱发自杀的心理疾病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这样一个悲剧发生在高中的校园里,搭配上这样一封“累”的遗书,让我们不得不将悲剧与当今的教育制度相联系。
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高中三年可以说是学生时代最辛苦的求学阶段。因为高中毕业之时,学生们将面临一场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高考。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理想大学可以说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乃至学校对学生的最大期待。在如此“期待”之下,全国各地的高中院校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提高成绩的“魔鬼训练营”。而说好的“素质教育”也就纷纷为高考“让路”。
“唯高考是举”“唯成绩是举”的“戒尺”就这样狠狠地打在了学生们的“身上”,更打在了“素质教育”的脸上。在笔者看来,对于新闻中悲剧的出现,应试教育“难辞其咎”。在某种意义上说,那封“太累了”的遗书就是对应试教育的最强烈、也是最悲情的“控诉”。在应试教育的“统治”下,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从而“变着法儿”的用各种手段“刺激”和压迫学生学习。而学生们,在成绩的压迫下,磨去了棱角,失去了活力,成为了“考试”的“奴隶”。长此以往,有多少学生会不堪忍受成绩的重压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长此以往,学生的未来何在?教育的未来又何在?
显然,在应试教育下,“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应试教育不除,类似新闻中的悲剧就不会绝迹。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彻底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及应试教育制度,从体制、机制上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出“重成绩,轻能力”的窠臼,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成绩的束缚,收获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乐趣。
千龙网:面对补习班“杯具”,我们只能空悲切2010-04-07 |
燕赵晚报:规范高考加分项目背后的教育公平...2010-04-27 |
期末免考折射教育文化苏醒2012-01-13 |
红 深:还能培养出王军霞吗?2012-11-21 |
王军荣:“老课堂”受捧应试教育当羞2013-01-28 |
普沙岭:拆得掉的状元雕塑,拆不掉的膜拜情结2013-05-03 |
熊丙奇:虚伪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可怕2014-04-22 |
唐 伟:嫌军训太累有叫唤的权利2015-08-20 |
张松超:青少年自杀现象亟须正视2015-12-17 |
张松超:考证不及格自杀折射生命教育缺失2015-12-1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