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大学帮困不应公开受助学生信息
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之一)
熊丙奇
//m.auribault.com 2016-03-2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编者按:南京理工大学近日启动“暖心饭卡”项目,通过对学生在食堂就餐的数据分析确定受助对象,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受助学生的饭卡,除受助者本人外再无人知晓。本报3月26日刊发社评《别让“暖心饭卡”遮蔽了公平问题》,认为大学生享受了贫困生助学金或其他补助,应当承担公开个人基本信息的义务。有研究者和读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大学帮困应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不应公开他们的个人信息。大学帮困该不该公开受助学生的个人信息?贫困大学生该如何正视自己的“贫困”?本报《每日评论》版就此发起“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话题讨论,欢迎广大读者、高校师生、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参与,来稿请发到本版信箱:meiripinglun@vip.sina.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大讨论”字样。

  近年来,我国高校帮助贫困生屡屡引发争议。不少人认为贫困是大学生的隐私,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给贫困学生补助,就要公开贫困学生信息接受监督,否则,怎么避免其中的虚报冒领、弄虚作假?贫困学生如果连自己贫困、需要接受帮助资助的事实都不能承受,今后怎么能面对人生更大的困难?更有甚者,一些高校采取评议的方式确定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名单,还有的学校采取“竞选”方式,投票推选最需要补助的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和帮困中的公平、公正问题,两者都需要重视,两者又并非不可调和,只要高校推进管理改革,完全可以既保护学生的隐私,同时又做到帮困的公平公正。不顾及贫困学生隐私和人格尊严的公开帮困、透明帮困,只是在进行物质帮困,却没有精神帮困、心理帮困,这样的帮困缺乏大学应有的人文情怀,是把帮困进行了简单化处理。

  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虽然被教育要“人穷志不短”,但相对来说,贫困生心理自卑、孤僻、压抑的比例更高,对外部的人和事更加敏感。有的贫困生甚至因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贫困,不愿意去申请补助。在大学帮困中,真正不公平的不是贫困生获得补助没有透明公开,而是可能有少数非贫困生去“骗补”。在帮困中公开学生信息,主要就是为了防止“骗补”,而与此同时,贫困生的隐私也就大曝光了。

  公开当然可以一定程度防止“骗补”,但大学生骗补的比例并不高(除非对所有大学生都失去信任),而且,如果发现某个大学生骗补,对其本人谈不上有什么伤害(骗补本身就是欺骗),但是对贫困学生呢?几乎所有家庭贫困的学生,都因为接受补助而把自己的家庭情况曝光在同学面前,这很可能对其中相当多数学生产生心理伤害。站在“强者”角度,当然可以对贫困学生说,要努力直面、奋发有为,但心理的问题不单是靠道德说教就可以解决的。

  以前高校为彰显帮困,在大学新生入学时,会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现在很多学校开始取消,而设立“无形”的绿色通道,学校只要看到学生出具的家庭情况介绍,就让其直接报到。只要完善监督程序,在学校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就能有效避免弄虚作假、骗补等问题。

  首先,对接受帮困的贫困学生,学校不是发放物质和金钱就了事,还要建立完善的调查、跟踪机制,包括与学生家乡所在地政府和毕业学校联系,调查学生的情况,一是核查信息的真实性,二是让对学生的帮助更全面、具体。如果学生被查出弄虚作假,失信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在大数据时代,深入核查学生的信息并不难。

  其次,学校用于帮助贫困学生的资金开支,要在校内一定范围公开,接受师生监督,不是由具体经办部门说了算。目前,高校在推进学校内部治理改革,在学校里发挥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作用,并在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中增设学生委员,这就是在建立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总之,大学应该基于保障、维护所有学生的权利进行管理改革,而不能由于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管理疏漏,采取简单粗暴、罔顾学生隐私和人格的方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