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形式主义的“包书皮”何须有?
王瑶
//m.auribault.com 2016-02-26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又到一年开学季,几家欢喜几家愁!昨天开学报到以后,与很多拿着新书开开心心回家的孩子相比,不少家长一边吐槽,一边上演“包书皮”大赛!而南京一位小学生家长则“勇于抗争”,竟然给班主任老师发出了“罢包书皮”的短信,随后引发热议。(2月23日《扬子晚报》)

  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都会深感劳累。既要为孩子准备各类开学物品、送孩子入学,同时还要忙着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开学任务,小学生家长更是如此。诸如给教室做清洁、帮老师发书、购置开学用品等事项,都需家长的参与完成。从家校协作教育的角度而言,家长力所能及的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事情,其实也是以身作则在对孩子施教。但并非所有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是必须,诸如“包书皮”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任务,家长自然应当说“不”。

  小学阶段,规则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出于让学生养成爱好书籍的良好习惯,不少老师会在开学初给学生布置这项“包书皮”的任务。给新书穿上一件“衣服”,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学生爱护书籍了?真实的情境是,真正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即便不包书皮,也能在父母和老师引导下细心呵护好书籍;而反倒是不少选择包书皮的孩子,书籍封面是保护的很好,但书籍中间却有出现破页、残损。更何况的是,不少“包书皮”的质量不过关,甚至有毒,长时间接触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此种背景下,“包书皮”的意义更显小了。

  将“包书皮”当成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家长,其核心问题出在这种整齐划一的传统思维模式上。让学生做出统一的行动、养成统一的习惯、学会统一的知识,这种思维模式依然广泛存在于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中。在弊端百出的教育领域,这些违背学生发展规律、违规个性的做法屡见不鲜。其最终结果,耗费了家长和学生的众多辛苦,但却少有收获。更何况,“包书皮”这样的事情很多都是由学生家长代劳的,这种任务的布置,究竟是要锻炼学生还是锻炼学生家长?

  类似“包书皮”这样的教育,关注的焦点仅仅是表面上的整齐划一。包不包书皮与爱不爱护书籍之间也不能划等号。但在这种不良思维的影响下,崇尚整齐划一的形式主义之举便不会消失,真正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举措将被扼制。教育当中无小事,而渗透在教育活动中间的理念才是最关键的。摒除传统、守旧的教育思维,而更注重活动的实效和学生的成长,这应成为广大教师的坚守。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