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回顾过去一年的科技成就无疑让人欣喜:国产大飞机总装下线,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升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海试归来……更有屠呦呦捧获诺奖,研究赢得世界尊重。
成就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些戳中“痛点”的批评:成果数量多但总体质量不高;基础研究突破少,鲜有引领性研究,更提不出原创性科学思想。
正视追问,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源头。科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其核心在于思维方式、理念方法,即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源于古希腊,其特点是:超越实用性和功利性,只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着迷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对经验、技艺和科学做了区分。他认为,经验是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技艺是关于普遍事物的知识。技艺高于经验,但还不是最高的“知”,“科学”才是最高的“知”。因为它不是以消磨时间、获得利益为目的——追求“科学”就是求知本身,而不为其他目的。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正是重新发现并继续发扬这一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传统,探索未知、解释自然,催生了物理、生物、化学等近代自然科学,引领数百年科学风潮。
我国古代也发展了一套处理人与自然、治国安邦的智慧,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思维中向来缺失超脱的求知精神。我国古代的科技,正如科技史家李约瑟所言,是经验科学而非实验科学。
科学当然有实用价值,但不应当过分强调它的功利性。纵观科学历程,影响深远的发现,通常没有功利的目的做指导。从牛顿、莱布尼茨到爱因斯坦,真正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献身科学也都源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技术进步等实用价值是科学活动的结果,是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而不应当成为科学的出发点和目的。
反思当下,虽然有一部分人在书斋、在实验室,恪守求知态度,真诚地研究着科学问题,但多数科研活动功利导向鲜明,这或许并非坏事,但假如科研成为一种任务,求知精神必然受损。
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还不尽如人意,或许并不是投入的钱不够,也不全怪评价体系走偏了,根本在于科学精神的缺位。
我们如今身处物质丰富、科技昌明的时代,和以往相比,我们应当更有闲暇也更有条件来探索世界,追求科学,获得最高的“知”。可实际中,更多的是“算计利害”而非“不计利害”,科学精神不仅没被继承反倒遇到严峻的生存危机。这才是这个时代科学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民日报:“三思干部”为何要不得2009-11-09 |
人民日报:“三思干部”为何要不得2009-11-09 |
龚和德:疑惑与较真2012-10-23 |
经济日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12-11-14 |
新华社:治理雾霾要让“脑袋指挥屁股”2014-02-28 |
在历史感悟中获得真知灼见2015-08-25 |
抗日战争胜利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2015-09-15 |
董洪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凸显中国特色2015-09-24 |
新民晚报:要培养“大师”先培育“人文土壤”2009-11-18 |
新民晚报:要培养“大师”先培育“人文土壤”2009-11-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