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执政的日本自民党20日开会讨论《防卫计划大纲》修改的建议框架草案,其中包括将“出云”号护卫舰改装成航母。草案将所谓的朝鲜威胁和中国海洋活动等作为日本“安全环境恶化”的证据,以体现改装“出云”号的合理性。
日本国内一些媒体随即指出,航母是进攻性武器,突破了日本“专守防卫”的限制,有违宪嫌疑。这点到了问题的本质。无论“专守防卫”还是日本鼓吹的“必要最小限度的自卫能力”,都规定日本不能拥有可对对方领土造成毁灭性打击的进攻性武器。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些原则却如橡皮圈般被不断拉伸扩大。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数十次“解释宪法”及制定新法,这些原则涵盖的范围被扩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除核武器、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等极少数“大杀器”,能有的自卫队都有了。在安倍政府的解释中,具有进攻性的集体自卫权也被纳入“专守防卫”。改造“出云”号、计划研制巡航导弹,也都被扔进“必要最小限度”的“专守防卫”这个大箩筐中,还用“只要航母用于防守就不算进攻性武器”的奇葩逻辑来搪塞质疑。
增强军事实力是日本历届政府遵循的国策,在安倍执政期间进展尤为迅猛。其间,以自民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保守派拿朝鲜和中国说事儿,是为突破限制制造借口。因为他们需要说服受和平宪法影响的普通民众,需要让民众牺牲社保来为军费买单,更要说服国际舆论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保守派大谈威胁、提出“危机性局势”的判断,还源于他们特有的安全思维。日本保守派尤其右翼中很多人信奉“丛林法则”,相信力量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此,他们认为日本必须突破禁区,打破一切阻碍自身实力发展的禁锢。按照日本政治学者山口二郎的说法,安倍晋三、石破茂这些并未经历过战争的“战后一代”,一心想让日本恢复二战前作为“世界五强”之一的荣光,他们是力量的忠实信奉者。
在国家间的相处中,日本保守派认为安全上只存在零和游戏,只有增强自身实力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正因被“零和”“丛林法则”理念占据了脑子,他们看别人一做点什么就是威胁和对他们的阻碍。尽管客观上中国和平发展并不构成对谁的威胁,但还是因日本保守派思维的局限性而被他们当成了“敌人”。
对一个国家而言,拥有实力与如何看待实力、使用实力同等重要。将外界都看做威胁,往往会使自己在如何使用实力方面出现误判,日本在这方面不是没有过教训。如果日本的安全政策继续沿着保守派设定的道路前进,只会变得越来越僵硬,老想依靠实力“独赢”,本可合作的却不合作,最终损害的是日本自身利益。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副研究员)
徐明棋:要有保持定力的勇气2014-05-09 |
人民日报:成大事者必善用“智囊”2014-07-15 |
封寿炎:要看GDP,但不能“唯GDP”2014-08-15 |
荔 红:实从哪里来2015-06-23 |
贺 辉:以“三少三多”,践行“三严三实”2015-07-16 |
陈维澈:“全科试卷”式的教育值得鼓励2015-11-10 |
日本战败投降日 铭记历史才能奋进自强2016-08-15 |
日本战败投降日 铭记历史才能奋进自强2016-08-16 |
“彗星式”调研是基层治理的“污流”2017-07-19 |
《红海行动》引出的国际法话题2018-02-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