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社会和人文交流推进中美关系
王 文
//m.auribault.com 2017-09-2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更多
  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于9月28日在华盛顿举行,相关活动正陆续开展。这些天,美国社会掀起了一阵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的热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带领高规格代表团访美,已先后在纽约、华盛顿等地举行多场公开活动,引起了大学、智库、科技与青年创业等多个社会界别的关注。很明显,中国正在主动影响甚至重塑美国社会的对华看法,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相关活动备受关注。以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笔者所在智库与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为例,开幕式定在9月26日10点半,不到7点就有听众排队。会场近300个位置座无虚席,未能进场的听讲者队伍排出了数百米之远。直到下午1点半,仍有百余人在排队,希望进场听中美顶级专家的讨论。
  开幕式上,美国顶级智库与社会组织的代表几乎悉数到场。美国前国务卿、94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步履蹒跚地走向讲台,思路清晰地讲述自己亲历的40多年中美社会变化,强大的智者气场让全场听众动容。刘延东副总理的压轴主旨演讲,更是打动在场听众,半个多小时的演讲十多次被掌声与欢笑打断。
  一位在场的美国著名智库学者对笔者说,中国对美多年的“魅力攻势”越来越见效,“自信”“发展”“大国”“现代化”“强大的基础设施”等已经逐渐地成为中国形象在美国的关键词。如果还有人用“落后”“长辫”“长袍马褂”来形容当下中国,恐怕会被讥笑为无知了。
  自2009年中美人文对话机制启动以来,中国在社会、教育、文化、科技、智库等领域对美主动展开人文交流,正在深度改变与扭转美国社会对华的固有认识,人文交流也成为中美关系长期发展架构中与外交安全、经济贸易并齐的三大支柱之一。这次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虽是2017年4月中美两国元首海湖庄园会晤确定四大对话机制以来的首次,但却已有近十年两国人文对话机制的深厚基础。而过去十年,恰恰是美国艰难走出金融危机、中国高速平稳发展的十年,是两国实力消长交错的关键期,也是中美社会交往飞速发展、进而夯实两国关系的提升期。
  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美每年仅1.4万人的往来,现在,两国双向交流人员已进入“500万时代”,每天就有约1.4万人往返两国,每17分钟一趟航班。中国在美留学生达到63万人,保持着美国国际生源的第一大来源国地位;美国在华留学人数达到2.4万人,是前三大来华留学生来源国之一。这些年,中美两国还缔结了47对友好省州和215对友好城市,参与人文交流活动的两国民众超过了3000万人。这些数字是中美关系进展造福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文交流在塑造两国关系方面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当然,未来的中美关系仍不平坦。如何处理好朝核、南海、人权、经贸等敏感议题仍在考验着两国的政治互信与大国智慧。但笔者相信,中国对美社会与人文交流立足长远,主动塑造,定能为两国关系稳步推进贡献不可或缺的正能量,也将会在重塑世界大国交往进程中发挥基石作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