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前,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中国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站立在世界面前?中国故事如何演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之类的曲解和误读何从化解?这些都是事关民族复兴大局的重大课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承担起“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新闻舆论工作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
话语权决定主导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形象的关键是要通过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实际,积极找寻诠释中国理念的恰当方式,形成有利于我们的话语格局。从传播内容来说,要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从传播途径来说,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国际传播规律,不断创新传播理念、方法和载体,化解“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难题,营造有利于中华民族崛起的国际舆论生态。
舆论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创新中国形象传播的方式方法也离不开“人”这个关键要素,围绕“人”做文章。我们的传播媒体和作品不断走出去,就是为了近距离地影响国外民众。与此同时,我们不妨反弹琵琶,将眼光往内,紧紧抓住在华和来华的国外民众,尤其是国际移民。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外人士来华追逐“中国梦”逐渐成为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2014年,中国超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最吸引外国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三位。国际移民相对更了解中国文化,很多在中国还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最便捷的桥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节点和纽带。他们往往在国内长期居住,这种切身经历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故事中国”,传播的直接性和可信度常常会超过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是化解误读的有力载体和助力。因此,我们要带动国际移民直接参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通过在国内进行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来展示国家形象;要更加畅通与国际移民的沟通互动,拓展国际移民参与中国实践的方式与渠道,吸引国际移民亲身感受、近距离接触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对于国际移民来说,居住地形象对于他形成所在国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要形成对他国稳定的形象认知,需日积月累,不断地进行认知输入、修正与强化。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居住地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认知素材。从这个意义来说,国际移民主要聚居地需率先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广东作为重点侨乡,加上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特点,成为我国国际移民主要聚居区之一。同时,广东经验又是中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因而,广东应自觉率先针对国际移民讲好广东故事、中国道路,推动他们树立良好中国形象。
陈国琴:盘点2010年度娱乐圈“十大红人”2010-12-14 |
唐 宋:大众化呼唤大众话2012-04-11 |
王 冲:孔子学院遇到麻烦2012-05-25 |
杨志学:今日诗人为什么不容易出名2013-04-02 |
崔唯航:古文化挖掘大有可为2014-04-15 |
南京日报:南京人当以“青奥之父”期盼为激励2014-05-09 |
李定文:认知中国不能“盲人摸象”2014-05-23 |
傅达林:好莱坞电影中的宪法精神2014-12-02 |
王福州:非遗保护当随时代而动2015-03-27 |
开启中国发展新纪元2015-11-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