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李月庆:德国制造,如何造出众多“世界一流”
//m.auribault.com2016-01-11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德国制造曾是劣质代名词

  其实,在19世纪下半叶,德国制造也曾属于低质廉价。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依靠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不光彩的帽子。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但这只是历史的一个片段。

  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到1894年,德国制造业界已经可以骄傲地称,“德国制造”比“英国制造”还要强。仅仅30年不到的功夫,他们就改造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

  我们总说我们是勤劳的民族,但我觉得和德国人比起来,我们还是有些懒惰。要向德国人学习,企业家和员工都要自我激励,催促自己追求完美,做到极致。人类只有拥有反自然性的思维和态度,才能进步。企业也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超越同行。

  工业创新文化的精神为根

  民富国强的德国,不仅体现在工业与创新方面,更体现在孕育这种文化的精神层面。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是根,没有粗壮发达的根系,任何枝叶的繁盛都是不可持续的。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怎么办?德国人死活也要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我是学哲学的,同时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这两个方面恰恰都是德国人的天下。哲学是个认知科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起点。

  德意志民族历来被称为“哲学的民族”,康德、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尼采等等哲学巨匠,无一不是德国精神的代表。德国哲学的群星璀璨,也依赖于德国人古登堡所开创的活字印刷术,引爆了一次媒介革命。另一个德国人马丁·路德,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创了欧洲宗教改革,建立了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工业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古典音乐亦是如此。德国人所擅长的领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开创了浪漫主义的黄金时代。浪漫主义对于人类精神境界与主观情感的关注,古典音乐对于音乐结构的重视,达到了人类文化的巅峰。时至今日,柏林交响乐团、德累斯顿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依旧是国际顶尖的交响乐团,如同汽车业的奔驰、宝马。

  回过头来看很多国家,数得出几个世界知名品牌呢,又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贡献了什么?这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为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