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讲话中,再次强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世界关注。
4月25日的尼泊尔强烈地震,不仅本国人民骤然蒙难,在当地的中国等国公民也同样遇难,很多国家游客受困。在突然降落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命运再次“有难同当”。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地震当日,习近平主席即向尼泊尔总统亚达夫致慰问电,表示“中国人民坚定同尼泊尔人民站在一起,中方愿向尼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救灾援助”。很快,中国救援队启程赴尼参加救援。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里,中国的担当,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高效及时撤离本国侨民,也协助撤离别国民众。记得3月底4月初的也门撤侨,中国也慷慨地对别国侨民伸出援手,赢得世界赞誉。1个月后的尼泊尔,乘坐中国航空公司飞机撤离震区的,不仅有中国人,也有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游客。
中国在快速发展,但深信“独行快,众行远”。中国认为,不仅要共同面对灾难,还要共同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中国提出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各方共同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做法,其背后有中国的义利观作为支撑,也有中国文化的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人类之所想、所急、所欲的大文章。中国文化在此中有好话可说,有好戏可唱。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即“人之所欲,施之可行”。想人所想,急人所急,欲人所欲,就有共同关切共同语言。
解决时代课题,开创新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应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因应着这个时代要求,回答着人类共同关切。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样“斯为美”的文化,这样推陈出新的文化,这样促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正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招牌和精气神。
当下,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此种背景下,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施放新的光彩。中国的担当,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坚实的文化支撑。
国 平:海阔帆舞 正是共襄盛举时 2015-03-28 |
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宣言 2015-03-29 |
人民日报:共襄“命运共同体”美好未来 2015-03-30 |
广州日报:与亚洲同命运 为世界共担当 2015-03-30 |
张玉胜: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宣言 2015-03-28 |
国 平:海阔帆舞正是共襄盛举时 2015-03-28 |
云 丹:博鳌论坛展示亚洲开放合作未来 2015-03-31 |
邓海建:万隆精神,为亚非命运共同体培基 2015-04-22 |
钟 声:传承与开拓中见担当 2015-04-25 |
国 平:亚非会议纪念活动为何如此热烈 201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