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交通不能“卡脖子”
谢伟锋
//m.auribault.com2018-02-26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更多

  节后开工的第一天,有人已经坐在办公室,有人还滞留在海南岛。最近几日,由于受到大雾影响,琼州海峡能见度未达到通航条件,海口几大港口多次短暂停航,导致大量从海南出岛的车辆在港口严重滞留,每天在港口排队的车辆均高达万余。

  放眼整个春运大背景之下,国内各个交通领域都在使力于“走得好”的大目标,而海南却在春节返程高峰之际,遭遇到如何“走得了”的尴尬。海南正在打造国际旅游岛,交通设施一定是基础,而这几天游客们的“人在囧途”,让观察者们对海南在“非常时刻”的交通容积率提出了再次审视。

  也许,“六十几年一遇的大雾”“遭遇到春运返程高峰”等关键词,可以做出些解释。这些客观原因,也的确被媒体予以重点解读。但问题在于,“六十几年一遇的大雾”未必就是极限,对被冠以“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我们并非没有耳闻过;再者,春节还只是中国人的节日,外国友人在此刻并没有集体“在路上”,如果他们加入扎堆,后果又如何?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毕竟是放眼于世界,且更应该有全天候的环境应对。因此,海南这次港口大堵车,不能把锅甩给“偶然”,而是应该反求诸己——如果下一次更恶劣的天气、更汹涌的人流,海南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一次性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从琼州海峡建设一条跨海大桥或者隧道,应该是终极的解决方案。但这些基础建设短时间内还走进不了现实,现有条件下,海南要避免下一次“汽车围城”,定不能以时间换空间。

  这次拥堵之后,有人提议,控制黄金周到海南的自驾游汽车的数量,完成从“堵”到“疏”的过程。这个倡议,本质上是好的。九寨沟在201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遭遇到游客滞留事件之后,来年即刻实行人流监控,效果还不错。但关键在于,一个景区无法和一个省域进行横向对比。

  而且,海南此刻还在国际旅游岛的概念上享受利好,且不乏雄心壮志去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升级。一次港口拥堵,就把自驾游汽车关在门外,相当于在节骨眼上“踩刹车”,不利于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气质,更显得出是种懒政思维。

  海南肯定是要“我家大门常打开”,但也要清楚一点,就是打造国际旅游岛,不能被交通“卡脖子”。这个浅显道理,童叟都知,但在实际层面,确实还有很大空间予以提升。

  2014年春节返程时,海南三亚“如期”迎来拥堵,数千辆车滞留海口港。与前车之鉴的区别,在于这次有大雾来搅局,但不变的,还是当地应对交通突发状况的措手不及。

  海口与三亚都有国际机场,环岛高铁早就风驰电掣,高速公路是四通八达。海南的交通硬件,按理来说是“天赋异禀”,但交通是一体化的系统,不能只看到硬件。

  找个切入口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打造,和当下所说的全域旅游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前者的权重更高。而在全域旅游的字典里,智能出行一定是个高频词,这对于海南而言,是个提示。

  一个覆盖海南全岛的信息预警预报要建立起来。它不仅可以通过对进出岛游客进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布,更应该在全岛的人流密集处实现电子告示。它的作用,是让游客对海南整体交通情况一目了然,进而可以较为主动地安排行程路线,而不是一窝蜂地上岛,然后再一股脑地回家。这是智慧旅游在三维空间的“高速公路”,也是疏解“最后一公里”拥堵的利器。

  再看,现在时髦的出行,就是交通工具的共享。对于海南而言,当然不是指共享单车,而是共享汽车。之前,为什么有那么多自驾车涌入海南,交通工具的供需不平衡是很大原因。破解“僧多粥少”,可以借力共享汽车的智能出行方式,并给它们按下“快进键”,让那些大老远开私家车过来的游客们,能够从油门和方向盘中解放出来,从此在旅游天地里轻装上阵。

  而对于海南岛而言,这也不啻是减少特殊时期进离岛“卡脖子”的方案之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