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直播+销售”俨然成为一种新型商品销售模式,商家可以利用直播宣传自己的商品,让人们在观看直播的同时了解商品,以期更好地销售;受众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商品。低成本、高转化率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直播行列。然而,在直播售卖的商品中,食品、药品等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这些商品是否来源正规、符合相关标准?
网络主播在直播中售卖食品、药品,确实让人不敢放心。按照我国食品、药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从事食品、药品销售应当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还要具有与所经营食品、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以及卫生环境。然而,从一些媒体的相继调查来看,通过直播销售食品、药品而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商家并不在少数,他们销售的“三无产品”也不在少数。比如上述新闻中,一名网络主播向消费者展示的一款减肥药,外包装上缺少厂家和经营许可信息。这样一来,如何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威胁?
引人思考的是,一些网络直播间为何变成隐形的“超市”,为没有资质的商家和“三无产品”广而告之?一者,一些网络主播见利忘义,有人给他们拿钱,他们就给人家倾力卖货,哪管商品是否来源正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再加上,近年来我们对于网络直播的规范程度不够,除色情、暴力、赌博等明显违规违法的内容外,什么内容可直播,什么内容不能直播,往往没有标准可以参考和依据。即便相关部门感觉某些直播行为可能涉嫌违规,也不具备相应的惩罚机制和依据,给主播们创造了可乘之机,或惩罚力度极轻,根本不具威慑力。
二者,“直播+销售”模式拥有为数不少的拥趸,这是网络主播出售食品、药品比较有市场的深层根源,正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一些媒体的调查显示,对于出售食品的网络主播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件事,许多买家似乎并不关心。一些“土豪死忠粉”甚至对主播们在直播间卖力吆喝的商品是否是“三无产品”也不甚关心,凭借主播的“我的室友吃过没事”、“我姐我阿姨都在吃”、“我也怕卖出问题,多少钱都不够赔偿的”等说辞,就匆忙下单。有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地盲目消费,怎么不会有主播们肆无忌惮的销售?
因此,要让“直播+销售”不给没有资质的商家和“三无产品”以浑水摸鱼之机,就要加强对这类经营模式的监管。网络主播在直播间售卖合格而安全有保障的食品药品,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造福消费者;如果售卖的是“三无产品”,则会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践踏食品安全法赋予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利弊权衡之下,应加强对这种销售模式的监管,适用同样的法律法规来要求经营者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比如要有实体店,尤其是销售药品的主播更要具备资质。同时,监管部门对“直播+销售”的执法应比实体店更严格。
除了对“直播+销售”重拳出击,还要强化直播平台的主体责任,倒逼其对销售“三无产品”的主播纳入失信主播黑名单,并禁止重新注册账号,甚至应向相关部门报告。直播平台不单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更应履行内容监管和技术控制之责任。与此同时,对喜欢在直播间购物的用户也要引导。在直播间售卖食品药品,更难以知道所用原料是否优质、制作工艺是否达标、食品质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从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直播内容层出不穷来看,在直播间销售食品药品遇到的监管挑战更大,消费者还是先练就火眼金睛为好。
做样子糊弄检查,代价何其惨重2014-08-05 |
做样子糊弄检查,代价何其惨重2014-08-05 |
做样子糊弄检查,代价何其惨重2014-08-05 |
许 刚:“以陈顶新”赚差价暴露权力“任性...2015-04-20 |
宋广玉:保“舌尖安全”须全程透明2015-08-03 |
网络直播监管 重在规则清晰2016-07-15 |
网络直播监管重在规则清晰2016-07-18 |
网络直播进校园监管要跟上2016-09-05 |
网络直播进校园监管要跟上2016-09-06 |
终于不用担心“人人争当网红”了2017-03-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