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发展观,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理论贡献和政策诠释,即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不能以破坏自然、破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同体”关系为代价,任何时候都要确保“绿水青山”,这是区域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人民的根本福祉所在。否则,经济发展的成效将大打折扣、得不偿失,甚至危及人民基本的生存、健康。在具体措施上,总书记还提出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纲领性,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
所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供给侧”的经济问题,“消费端”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也需要实现生态文明。广东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在这一领域也应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还为广东“三农”问题的破解指明了新的方向、启迪了新的发展机会。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农村是一个辽阔的生态区域,目前在广东,除了那些“城中村”依靠“物业经济”“出租经济”初步实现了共同富裕以外,还有不少村庄处于发展的边缘状态,尤其是在粤西、粤北、粤东,有的村庄甚至明显破败,缺少公共服务,面源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消失。“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这三个问题并非完全一体,解决了农民收入的问题不等于就解决了农村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等于实现了村庄发展。农村问题、村庄问题需要有独立视角、独立的理论和独立的方法,需要有一个城乡一体的生态、资源、环境的整体认识。很多地区在长期的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正是将农村问题、农业问题与农民收入问题混为一谈,以农民问题替代农业、农村问题,才导致了村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乡村振兴”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对村庄和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一种新的国家发展思路,前景令人鼓舞。广东的岭南农业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各个村庄资源禀赋不同、人文环境不同,完全可以实现“一村一景”“村庄各美”。所谓“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这是广东农业、农村的优势所在、魅力所在。其蕴含的乡村旅游价值无可限量。所以,“乡村振兴”首先就要振兴一个个的自然村,让各个村庄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原则,保护、恢复好本土化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传承好村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壮大集体经济。这才是一条村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将来,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不仅可以“一村一品”,提供本土、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而且还可以“一村一景”,提供生态良好、景观别致的村庄旅游产品。这两种优质的村庄生态产品,将直接对接都市居民的生活,对接市场,对接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由此,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的福祉,就可以与国家的发展连接起来,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教授)
梁宇广:推进农业现代化 力促人类文明进步2015-05-03 |
易艳刚:科技创新将让更多的“死棋”变活棋2015-05-21 |
许远福:美丽乡村需要“内外兼修”2015-06-09 |
文化点评2015-06-23 |
王贵亮:塑造乡村生活的自信2015-06-29 |
刘绍元:走出发展新路,小康方能同步2015-07-31 |
葛学斌:努力把民宿经济培育成新的增长点2015-08-28 |
吴肇光:脱贫攻坚如何精准到位2015-11-24 |
草河“微改造”走出特色路2016-08-17 |
大庄治田记2017-11-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